振兴实体经济,关键要靠企业。降低企业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我市一直高度重视。
2016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的意见》等扶持政策,从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用电用工、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多条“干货”,减轻企业负担效果初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今年将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0亿元左右。
政策红利逐步释放
为减轻企业负担,市经信委多次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下企业调研,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事后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专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让企业充分享受降成本的政策红利。
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减轻。今年1-8月,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4996.59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3327.06万元;全市共有28.52万户次纳税人享受小微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税额8164万元;享受“营改增”政策企业13230户,减免增值税10500万元;享受安置残疾人就业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企业7户,即征即退增值税206.5万元。
融资难、融资贵得到缓解。融资担保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融资担保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资金融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市积极发展融资担保业,今年1—8月,我市12家融资担保机构累计为企业提供担保融资、过桥续贷51.05亿元,行业平均放大倍数为3.05倍。
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降低。动态调整《咸宁市市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收费项目减少至17个,涉企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全省最少,每年可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2000万元。
资源要素成本不断减少。今年1-8月,通过下调电价累计减少企业电费支出5233.89万元;9家直购电企业节省电费成本2481.11万元;城区非居民管道天然气价格下调0.647元/立方米,累计为企业节省用气成本6138.6万元;9月1日起,城区非居民管道天然气价格将再次下调0.14元/立方米,年用气量达200万方的工业企业用户,气价可在市政府定价基础上下浮2%;全市累计减征企业五险缴费额6586.72万元,惠及企业4303家;为全市26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1204.56万元,惠及员工34565人。
工业技改增速加快
市经信委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经济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6〕67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6〕82号)精神,对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和应用项目给予资金支持。1-8月,累计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62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43.9亿元,同比增长20.6%,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8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投资额的29.84%。
市经信委联合市财政局制定出台《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扩充到1500万元。截止目前,共有177个项目入选2017年市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库,总投资额达393.97亿元;9月7日,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组织相关专家对通过初审和第三方机构审计的12个技改项目进行评审,其中9个项目通过评审,进入公示阶段。
市经信委积极组织引导企业申报2017年度第一批省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资金。近日,省经信委下达2017年第一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计划,我市10个项目共获得2498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企业减的是“负”,增的是“智”。市经信委主任郭冰生说,下一步,将继续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咸宁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智慧咸宁建设和“两化”融合示范工程,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据了解,我市完善了企业负担举报受理机制,在市经信委设立了减负办,对外公布了减轻企业负担举报电话,及时受理企业和社会各界反映的各类侵害企业权益、加重企业负担的违规行为。 (咸宁日报记者 贺春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乡镇医院提档升级惠万家 门诊次均费用降20%
下一篇:
咸宁市工商局查办传销类案件7件 案值7025.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