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推动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落地生根
管理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长期以来,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过去的一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深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对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擦亮了“香城泉都”城市品牌。
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 消除城市管理工作短板
【看点】
去年12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城管执法队伍统一换新装。新组建的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和原市城市管理执法局有什么区别?统一城管执法制式服装和标识有什么意义?
组建市城管执法委,统一城管服装和标识,是按照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城市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改革后,管理职能相应增加,园林绿化管理的全部工作和环保、交通、工商、水务、食药监等与城市管理关联度较大的10多项管理职能,比如露天烧烤油烟污染、城市规划批后管理等,也划转到市城管执法委来履行。同时,执法职能深度整合,住建领域和环保、交通、工商、水务、食药监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行政处罚权由城管部门统一行使,真正实现了“一支队伍”执法。
改革前后对比,可以看到,组建市城管执法委,管理体制更顺畅,管理交叉、推诿扯皮、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现象将大为减少。服装和标志标识的统一管理,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引入市场机制 壮大城管力量
【看点】
面对改革后增加的这么多职能,市城管执法委如何突破城市规模扩张与管理服务跟不上、城管执法职能增多和人员力量不匹配的瓶颈?
市城管执法委的办法是引入市场机制,借力市场之手,壮大城管力量。比如,创优环卫作业市场化,将全城91条主次干道、603条背街小巷全部列入常态化清扫,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把扫帚扫全城”。市场化公司(桑宁公司)先后投入资金3150万元购买环卫车辆设备,全面推行“冲洗、洗扫、保洁、降尘”四位一体作业模式,机械化作业率从原来的71%提升到目前的92%,保洁品质大幅提升。
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市城管执法委还推行了“牛皮癣”清理市场化,2017年市场化鑫洋保洁公司共清理“牛皮廯”6万余处,主次干道杜绝“癣迹”;推行了违停车辆拖移市场化,2017年市场化军超拖车公司拖移违停车辆8169台,中心城区违停乱象得到有效抑制;推行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市场化,解决了信息监督员不足和信息来源不及时、不广泛的问题。
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
【看点】
改革赋予了市城管执法委更多的行政执法权,那么,该委如何将坚持依法行政、改进执法方式的新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在依法执法方面,市城管执法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
一是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权责清单、办事流程,对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的查询和监督。给所有执法车辆安装行车记录仪,每两名执法人员配备一台执法记录仪,现场录制执法全过程。
二是推行亮证执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完成了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
三是推行公正执法,统一文书格式,规范办案流程,开展案卷审查,对重大行政处罚实行会商制,保证执法的权威与公正。在2017年度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中,该委得满分、列第一。
2017年,该委组织拆除主次干道上的违规户外广告8万余平米;开展夜市摊点专项整治73次,规范占道摊点6887个、出店经营5969家、流动摊点9700个;立案查处私运渣土、污染路面案件29起、督促清洗路面15300平方米,规范渣土运输车辆1700余台次;发现和制止焚烧田间茅草、秸杆、垃圾树叶等行为370起;市区受理违法建设举报252户,组织了11次大型、454次小微拆违行动,涉及违法建设面积31064平方米……全年由该委主导、组织大规模执法活动100余起,没有发生一起肢体冲突恶性事件,执法效果和执法满意度正逐步提升。
推行“721”工作法 树立城管队伍新形象
【看点】
一些群众对城管的固有印象仍停留在小品《城管与小贩》的冲突画面中,市城管执法委有什么办法消除群众的误解,树立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
消除群众对城管的固化印象和误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市城管执法委的“法宝”是全面推行“721”工作法。“721”工作法是国家住建部倡导的城市管理工作方法,就是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
2017年,该委做到了三个“坚持”,将“721”工作法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执法队伍。
一是坚持疏导在前、服务为先。设置临时疏导点疏导流动摊贩,施划临街停车泊位引导车辆停放,改造断头路消除带泥上路,及时维修市政设施减少安全隐患。
二是坚持教育在前、管理为先,推行“一亮证、二宣传、三整改、四处罚”管理模式,广开言路、以诚促管,专项整治、以整促管,创建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以创促管,强化数字城管轨迹管理、以严促管,完善店招及停车规划、以规促管。
三是坚持调研在前、落实为先,树立“街道卫士”理念,推行“两个全覆盖”管理模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经常开展现场办公、马路办公,把问题落实到城管队员;着力开展“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深入街头巷尾开展问卷调查,对照问题开展九大整治,服务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困难336起,把实效落实到了管理对象。
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咸宁城管系统落地生根
【看点】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在新征程的路上,市城管执法委有什么新部署,能带给市民什么新期待?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市城管执法委将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好地将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干部职工在学习中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进一步做好单位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确保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新的一年里,该委将继续管理好、维护好美丽家园,擦亮“香城泉都”城市品牌。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有机结合,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同时,该委将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建立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建立与交警的联动机制,理顺车辆违停管理体制机制;重点推行综合执法,坚持为民执法、依法执法、文明执法。
该委还将创新城市管理和执法的方式,树立“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推进市场服务、加强网格管理、发挥社区作用、完善社会共治。2017年,该委强力倡导城市管理志愿者服务,带头开展“香城义工·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还开展“万人洁城”活动,向沿街店面、市民发放《环境卫生倡议书》,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激发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多元共治、良性互动的管理氛围正逐步形成。今年,该委将继续坚持开展“香城义工·清洁家园”活动,并将加大对背街小巷、单位小区以及社区物业环境卫生的监督考核。
编辑: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12月南鄂楷模上榜人物事迹撷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