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出实招见实效 从五大方面提升人才工作效能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吴青朋 通讯员潘勇)昨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2017年以来,我市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博士后基地建设、职称改革等五方面,大力提升人才工作效能。
人才选拔聚焦基层。去年,我市申报的省级专家4人中获评3人,获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获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称号2人。申报的省贫困地区奉献岗位16人,获评15人,创历史最好成绩。从基层和经济一线中评出市政府津贴专家11名、市新世纪高层次人才12名,进一步彰显促进创新创业创优的人才工作导向。
人才培养聚焦新兴专业。我市举办“咸宁市网络安全高级研修班”,各县市区人社、公安系统从事互联网信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养了一批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使用聚焦自主创新。我市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择优设立4个自主创新岗位,精选出在绿色发展中应用前景广阔的5个科研项目开展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择优资助,助推发展动能转换。
博士后基地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全市6家重点产业企业被省人社厅批准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增数量名列全省第二,加上清理整顿后留存的10家,基地总数位列全省第三。
职称改革聚焦能力业绩。我市根据各申报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空岗位情况,严格控制职称申报职数,职称申报不再分配职数。完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办法,坚持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重点考察临床水平、服务质量、工作业绩。深化企业特殊专业人才评价机制,鼓励真才实学的急需人才直接申报高级经济师。严格执行调整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政策,修改和完善职称评价标准条件,指导各评委会组织专家修订职称评价标准。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五县(市区)1/5万地灾详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