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苎麻产业供给侧改革突围 有望再次实现辉煌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通讯员 黄海红
曾经辉煌一时的咸宁苎麻,受到市场的影响和冲击,种植面积锐减,农民大量毁麻,咸宁的苎麻产业从高处跌落。
如今,随着市场回暖,麻纺织品需求转旺,苎麻种植恢复性增长重现良机,咸宁苎麻产业的腰杆又“挺”起来了……
适应市场需求,实施政策奖励,促进技术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我市苎麻产业正在从供给侧端发力,实现突围。
苎麻之乡有望再次实现辉煌。
政策发力,重振苎麻产业
咸宁是中国苎麻之乡。上世纪90年代,当地苎麻种植面积达40万亩,创下历史之最。依托当地优质原料,咸宁还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麻纺织品主要出口国外。
咸宁的苎麻产业链较全。其中,仅咸安区苎麻纺织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家,年产值稳定在35亿元左右。
然而,前几年,咸宁苎麻种植面积却大幅萎缩。 因受全球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一些麻纺企业出口受阻,先后停产,苎麻原料需求量下降,干麻价格从每公斤24元下跌至6元,农民大量毁麻。目前,咸宁市苎麻种植面积仅4万余亩,其中咸安区1.4万亩。
同时,外省苎麻多种植在偏远山区,当地劳动力便宜,导致苎麻售价低;我省农民工价高,农业成本高,苎麻售价没有优势,咸宁麻纺企业多从外省采购原料。
湖北精华纺织集团公司总经理胡晓燕介绍,咸宁麻纺企业所用原麻大多从外省购回。公司也曾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咸宁培育原料基地,但终究抵抗不了市场规律,只得放弃。
2016年开始,随世界经济回暖,麻纺织品需求转旺,苎麻原料短缺,干麻价格从每公斤6元回升至16元,苎麻种植恢复性增长重现良机。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纺织业价值链提升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苎麻作为一种原生态的健康纺织原料,近两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颇为畅销,直接导致了原麻价格的回暖。”胡晓燕说。
“目前国内市场麻原料缺口约10万吨,原麻收购价每吨超过1.6万元。”胡晓燕介绍,尽管春节前公司抢收了1000吨原料,总储量近1万吨,但公司30万锭的纺机中只有3万锭开机。
为了重振苎麻产业,推动苎麻产业链健康发展, 咸安区于今年开始,斥资300万元,以奖代补鼓励农民发展苎麻,今年咸安已兴建3个苎麻繁育基地,发展苎麻基地3000亩。
此外,咸安区正在拟定《关于加快咸安区苎麻基地建设发展的意见》,计划用5年的时间,使全区苎麻面积达3万亩左右。
部门给力,升级种植技术
“咸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土壤条件适宜,苎麻种植历史悠久,原麻丰富,纺织工业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优,但苎麻品种和刮制质量不良,导致纺织品成本加大、种植面积缩小,因此,要实现咸宁苎麻产业化仍存在着严重的制约因素,首先必须解决原麻高产优质问题。”在市农科院向阳湖繁育基地,市农科院苎麻研究所所长汪红武告诉记者。
据悉,传统扦插苗采用苎麻嫩梢扦插繁殖,从打顶、取嫩枝,到斜切、消毒,至插扦繁殖、苗床护理,程序繁琐、用工多不说,发病率也高; 加之受嫩梢生长周期限制,每株麻苗成本在5毛钱以上。而使用种子快繁育苗,每亩可育苗10万株以上,每株成本仅需7至8分钱。
有农民算账,每年要集中3次割麻、剥麻。如果手工剥麻,强度太大干不了,纯手工剥麻,每亩要20个工,人工成本至少得2000元。如果收购价格不稳定,怕种麻亏本。
剥麻技术的突破,打消了农民对用工成本高的担心。汪红武介绍,用机械辅助剥麻效率大幅提高,每亩投工11个,加上投肥、管理,综合成本约在2000元。按每亩产干麻250公斤,每公斤14元计算,亩产值3500元,扣除成本,农民每亩收益约1500元。
自今年2月基地建设启动以来,汪红武及苎麻团队一行就马不停蹄地辗转在我市各苎麻育苗基地,将育苗技术送入田间地头,确保农民掌握要领。
“今年咸安建设的苎麻繁育基地,使用的就是麻籽播种繁育麻苗技术,可移栽三四千亩苎麻,人工等费用大大节约,也让苎麻的生产种植技术在农民间得到有效推广。”汪红武说。
多方合力,延长产业链条
麻纺产品有透气、吸汗、杀菌、防静电等诸多优点。胡晓燕介绍,精华纺织集团位列国内麻纺行业前五强,连续10年纳税额稳定在3000万元左右。
以前,苎麻用化学方法脱胶获取纤维,污染严重,饱受诟病。不过,这种状况已经改变。胡晓燕介绍,公司采用先进的生物酶脱胶技术,投入6000多万元上环保设施,污染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排污线全程安装摄像头,环保部门24小时在线监测。
除了纺织用麻量增长,饲料用麻也出现拐点。通山县闯王牧业总经理胡宝江说,鲜苎麻蛋白质含量17%至21%,可做精饲料用。公司去年开始种植150亩饲用苎麻。数据表明,用苎麻饲养的羊,羊肉含多种氨基酸,超过普通羊肉。“苎麻蔸栽下后,3年进入丰产期,只要管理好,每年可收7次饲用苎麻,连续采收20年,与一年一播的小麦、玉米等青贮饲料相比,田间费用大幅节约。”
胡宝江介绍,去年国家麻类产业体系全国首席专家熊和平前来考察,对此高度认可。今年,公司将扩大试验范围,打麻之后再作饲料,实现纺织、饲料两用,提升效益。
目前,我市正计划推行苎麻种植养殖结合的脱贫模式,即一个贫困农业家庭夫妻二人,种10亩苎麻,养100只羊,年综合收益3万元。
多管齐下,苎麻之乡有望迎来苎麻种植新一轮上升期。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下一篇:
通山县杨芳林乡寺口水厂升级改造 改善饮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