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敏 特约记者 胡剑芳 通讯员 徐丹
8月23日,从咸安汀泗桥镇汀古公路彭碑村黄子益湾右转,沿着一条乡村公路前行400米,一处月圆形的饮水池映入眼帘。只见池水碧波微漾,经过二次过滤和加压罐加压后通过管道送到村民家中。
“这是过滤了的山泉水,在咸安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帮忙下,投入50多万元,作为区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村里3个组366户村民安全饮水问题。”汀泗桥镇彭碑村村支书汪本移介绍。
原来,村里1组、2组、10组3个组的90户村民共366家里还没通自来水,他们或是自家打井,或是在塘里河里挑水吃,不方便不说,卫生条件不好。
了解到这一问题后,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张治庆和村两委一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饮水方案。了解到村湾2组黄子益湾附近的田畈上有一眼山泉水时,张治庆马上让单位技术人员取水样检测。得知水质是上等优质山泉水时,张治庆就带着一班子人跑开了:写申请报告,请来区水利专家勘察,终于作为区里的安全饮水工程开始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个二级过滤的山泉水饮水池建成投入使用。
“这水真甜,正宗的山泉水,可解渴了。”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2组村民王兰仙回家就拧开水龙头喝起来。
走进由原彭碑小学改造的村委会,楼上楼下设施齐备,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场地四周绿树成荫。偌大的场子,全部硬化绿化到位;300米围墙刷白,一条硬化路直通公厕路面……
“改造村委会也多亏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帮忙,一改村委会破旧面貌。”汪本移说,驻村工作队踏实,务实,为民的作风让人感动。
该中心做的实事还有:将村里五组通组公路由4.5米拓宽至6.5米;为方便15组70多岁的孤寡老人石协副出行,为其铺设简易水泥路;为贫困户李聪家扩建晒谷场。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通山司法局多措并举因户施策 为驻点村做实事
下一篇:
通城县智宾养鸭专业合作社 “鸭司令”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