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甘源 陶然
层层叠叠的垒石梯地里,香榧苗正迎风摇摆,地角一块巨型的石头后,割草机“轰轰”作响。走近一看,一位穿着蓝色上衣的男子正忙着清理芭茅……10日清晨,记者沿盘旋陡峭的乡村公路进入崇阳县路口镇高耀村时,村民夏双良正在自家的香榧基地上忙个不停。
“尽管已入秋,但茅草却疯长个不停,得做好抚育工作。”47岁的夏双良擦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着说。
16岁那年,为填饱肚子,他外出务工。夏双良说,他怎么也忘不了,在外务工多年后第一次回乡探亲时,家乡穷困几乎没什么改变,但是山上、田地都荒芜了,跟小时候完全不能比。那天,他在山头来回徘徊,心里一阵阵失落。
“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家乡的这些山,虽然是绿的,但全是茅草,半点经济价值都没有,离‘金山银山’的概念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他当时就想,一定要回乡在山上种些什么。
后来,夏双良去过诸暨,那里有一个香榧国家森林公园,里头都是千年古香榧树,挂果时非常漂亮。他了解到香榧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它的果实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上等干果,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
“一千多年前就有人种这个,一千年后还在挂果,我们为什么不栽这个东西,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享受,子孙后代还可以享受。”自那之后,夏双良就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一片香榧树林。
2017年,夏双良回到高耀村,投入近500万元,租赁承包了3000多亩荒山荒地,种了2万多棵香榧树。从此,他带着村民们每天在山上劳作。由于日晒雨淋、风餐宿露,他双手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脸上的黑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夏双良的妻子邓满芝算了一笔账,开荒种树加上管理,每年得投入几百万,三年后方可见效益。
“他的梦想,是把高耀村打造成崇阳香榧种植第一村。”邓满芝说,丈夫是个倔强的人,就算困难再大,也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会把香榧树一直种下去,守住这片青山。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嘉鱼推广水稻优良品种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下一篇:
赤壁市柳山湖镇柳山村产业扶贫 绿色田园产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