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丁维 通讯员 饶婧兰
【新闻背景】
7月12日,市委书记丁小强深入咸宁高新区农高区(横沟桥镇绿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研时指出,要将绿色农业开发区打造成高新农业发展区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新闻现场】
近日,记者走进咸宁农高区,看看这个交通重镇是如何敲响农高区绿色发展的“第一槌”。
横沟桥镇杨畈村生态采摘园里,挤满了从周边前来采摘的客人。
这里的葡萄采摘15元一斤,比一般葡萄园要贵,却没有阻挡住客人的脚步。 “好东西,就算贵,也能吸引人。”果园主人游亚平说,我的葡萄,客人随便吃,觉得是好东西,再进来买。
游亚平说,她的果园一年四季都不闲,草莓、樱桃、杨梅、葡萄轮番上场,尽管儿子儿媳双双来帮忙,可仍觉得人手不够用。
这里还有十多户和游亚平一样的果园主人。他们将农产品的食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使传统农业与旅游新业态碰撞出火花。
沿着横常线前行,在长岭村香谷生态园,一路都是望不到边的绿色,草木青翠,生机盎然。
香谷生态园占地面积5000亩,目前一期3000亩的观光园已建成,桂花、樱花、海棠、茶花等30多个品种的成片花木挺立于山间。
“建设期间香谷生态园每年能为长岭村及周边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劳务支付费用150万元,通过搭建精准扶贫产业平台结对帮扶了20户贫困户。”香谷生态园负责人陈国庆介绍,长岭村自有300亩林地,依托园区协同开发,大大增加土地收益。
而在群力村,不少村民依托省林木种苗场的资源、品牌、信息和技术优势,不仅学会种植苗木,还当起苗木经纪人,买本地,卖全国,干得有声有色。6组的施仕华说:“儿子买房,女儿换车,我都出了钱!”
在不断提升的绿色增量面前,横沟人真正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农高区涵盖长岭、杨畈、鹿过、孙田四个村,总规划面积19.03平方公里,以横常线为主轴,具体划为七个功能区:水果采摘区;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综合体;新农民创业创新基地;农业新品种选育示范基地;农业科普基地;设施农业;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和保护利用示范基地。
横沟桥镇党委书记刘琼介绍,目前,高新区已与市交通局、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和市农科院对接,对农高区规划区域进行现场查勘,在九月底前完成农高区的总规和样规编制初稿。
“至今年6月,共流转土地4600余亩,招商引资落户经营主体共11家,7个重点项目已落地建设。”刘琼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行先试区,农高区还将重点引进科技型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培植发展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金量和竞争力。
农高区以“农”立身,主动融入绿色发展,坚持政策指引及合理规划,发挥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探索,未来必将能抢占现代农业发展制高点。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