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通讯员兰水月报道:9月16日,赤壁市陆水湖办事处的安邦木材加工厂里,伴随着流水线上机器的轰鸣声,工人正熟练的对竹子进行切割、抛光。随后,一根根光亮的竹条被整齐地码上车,它们将被运往武汉被制成大棚,身价倍增。
“这种竹条可以用来制作竹跳板,也可以用于搭建蔬菜大棚。”该厂负责人——今年32岁的邓建安说,每年除了吸引山东、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客商上门收购外,他还利用自己精通网络的优势,进行线上销售。
邓建安是崇阳县桂花镇仙坪村人,他家在陆水湖后的山顶上,是有名的楠竹之乡。 2009年,他打听到竹重组集成材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便在山下的陆水湖办事处租了一片空地,建起竹子加工厂。
2015年,他扩大规模,新增木材加工项目,通过制作高密度板的夹心层,把本地的木材资源变成财富,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向恒大地产、岭南生态文旅等多家知名企业供货,所加工的产品除了销往国内市场,还远销南非等地,年产值近800万元,带动全村30多人就业。
这是崇阳县通过发展绿色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崇阳县地处幕阜山区,是湖北省4大区域扶贫攻坚片区重点县之一,可利用的荒山面积达23万亩。如何从荒山里“挖”出效益?该县的选择是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竹则竹,出台特色产业发展补助标准,把荒山变基地,把基地变绿色银行。
一大批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商闻讯后,携资数亿元来到该县建设茶叶、油茶、楠竹、雷竹等林业基地。
记者在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看到,“两竹两茶”、特色种养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已全线铺开。
据介绍,沿线已建成青山森旺农业综合基地、高枧九岭农业综合基地、港口楠竹基地、青山雷竹基地等4个万亩以上基地和铜钟坳上药王谷等25个千亩以上基地,沿线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达20.8万亩,各类农家乐达119家,初步形成了“一带多点、一线串珠”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使得加工、运输、营销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崇阳县委县政府趁势而为,制订了《崇阳县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以众望集团、正大集团、稼轩康、三普蜂业等公司为龙头,推行食品标准化生产,培植百亿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打造“湖北绿色食品大县”。
该县还重点打造“竹海旅游”、“茶乡旅游”品牌,建成金沙浪口、洪下、桂花林管局、青山湖、港口金塘红色老区等5个万亩竹海,开辟竹林精品旅游线路11条。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