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江世栋、 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星、通讯员杨天慧、唐小梅报道:3月16日上午,在咸安区大幕乡双垅村委会边的大黄公路旁,五六个村民正挑着凤尾帚,爬上梯子往一台红色加长东风车上装货。
“这车扫帚共8000把,每把3.5元,卖往甘肃兰州。”大幕乡陈鹏根竹扫帚厂老板张美英说, 厂里每天有7人扎帚,一天可扎400把,每把人工费1.5元。
“年纪大不能外出务工,就在家门口打工。”60岁村民陈福申说,每天扎扫帚可挣70多元,还可照顾两个孙子上学。行走村子里,17家扫帚厂随处可见。
因不限年龄,无需多高技术,拿把柴刀、钳子就可上手,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累计有200多人。连 80岁老人一天也可挣40多元,40岁妇女日挣120元是常事,青壮年每天砍竹可挣300元。
竹扫帚厂的兴旺,得益于双垅村充分利用1.38万亩楠竹资源,发展拉丝厂、竹炭厂、竹筷厂等循环竹产业,把每根竹子“吃干榨尽”,循环利用。
3年前,双垅村还是一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1002户4280人,常住人口2300人,贫困户164户601人;人均不到3分地,种粮填不饱肚子;守着1万多亩楠竹过穷日子。
转机发生在2018年换届选举,朱万泽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后。看到山区的贫困与落后,他一上任便下定决心:让村民老有所乐,壮有所收,幼有所养,把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双垅村带上富路。
为改变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现状,朱万泽决定依托资源发展竹产业。2018年,他通过朋友引进浙江楠竹拉丝老板马仁忠,在区政府和湖北省武警总队的帮扶下,建成年消耗楠竹9000吨的拉丝厂,使每吨原竹的价值翻了3倍。直接带动10名贫困户在该厂务工增收,间接带动300多名群众务工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
主材做拉丝,竹枝扎扫帚,但堆成山的竹蔸竹屑废料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开这一难题,朱万泽同扶贫工作队一起,不远千里到安徽省金寨县找到答案,用废料做竹炭。
之后,由湖北省武警总队、咸安区政府办和扶贫办、双垅村投入扶贫项目资金550万元,马仁忠再投入550万元,建成有72座窑炉的竹炭厂。去年9月10日,年产2000吨、年产值800万元的竹炭厂投入生产,既消化掉周边乡镇多个拉丝厂的废料问题,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
“我们生产的高温竹炭无烟无味,燃烧时间长达6个小时,不用出省就销售一空。”朱万泽高兴地说,竹炭用于烧烤加温,省内各烧烤门店的订单不断,供不应求;就连竹炭渣也出口非洲,成为制作蚊香的主原料。
为了进一步提升楠竹附加值,扩大村民就业,去年湖北省武警总队、咸安区、双垅村投入扶贫项目资金320万元,马仁忠投入350万元,建成2100平方米的竹筷厂。计划今年6月投产,预计年消耗楠竹1万吨,生产竹筷5000吨,产值1000万元,带动10个村民务工增收,还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
“现在村民年人均收入3万元以上,是3年前的10倍。2019年,164户贫困户601人全部脱贫。”朱万泽自豪地说。
与此同时,在各级帮扶下,双垅村投入14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在省武警湖北总队帮扶下,投入80万元建起光伏发电;投入18万元建设农家书屋,投入20多万元绘墙画、洁村湾、绿庭院,美化村容村貌。
如今的双垅村,楠竹青翠,产业兴旺,村湾整洁,乡风文明……富起来的村民脸上挂满笑容,憧憬着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昔日家徒四壁儿子离家 脱贫致富儿子失而复得
新华社青岛3月18日电(记者张旭东)走进青岛市下辖胶州市中云街道顺德花园小区,记者看到崭新的黄色楼体外墙、城...
3月15日,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对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党史学习教育进行部署安排,动员广大指战员深入学习...
咸宁网讯(记者方达星 通讯员钱璇)不管是电动车还是机动车,只要上路行驶都需遵守交通规则,不能为了图方便就把法规和安全...
有这么一个人,明明自己有足够资格成为义工的服务对象,但他反而竭尽所能去帮助其他人。他就是70高龄的邓福凡,一位退休...
监制:汪金福策划:刘洁郑卫兰红光 赖向东王建华统筹:费茂华周大庆摄影:申宏万象朱旭东 吴刚孙凡越邓华 王冠森江宏...
近年来,嘉鱼县加强农业样板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提高经济收益。 卞锋摄(影像咸宁).
崇阳县白霓镇大塘村村民刘细谷,年幼时不慎触电痛失双臂,他凭着自立自强、顽强拼搏的精神,用双脚谱写着不凡的人生。●...
3月5日,咸安区温泉办事处肖桥村绿佳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内,菜农正在移栽蔬菜苗,计划4月中旬首批黄瓜提前上市。
孟祥伟主持召开市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唱响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 为中心工作和发展全局加油助力咸宁网讯记者姜明...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将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不断把工业技改引向深入,确保‘十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