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杜培清)“老邓在家吗?”6月20日,温泉街道金叶社区二十二万伏路一处低矮的工棚外,温泉街道办主任杨波、金叶社区党委书记李晚霞边大声喊话,边“笃笃”地拍打歪斜的木门,屋里的狗吠了起来。
过了十来分钟,老邓患智障残疾的老伴杜桂枝出来打开了门。经过一番比划,杨波和李晚霞才知道老邓出门干活去了。两人穿过堆满杂物、散发着异味的工棚,察看漏雨的情况。
“老邓的残疾证办下来了,你们的廉租房也正在申请中,以后不用再住在工棚里了。”李晚霞对智力有问题的杜桂枝大声说,老人似懂非懂地望着她们,“啊啊”地傻笑。
为老邓一家补登户口、重新办理身份证、办理结婚证、暂住证、低保证、残疾证、申请廉租房,这一繁琐、漫长的申报过程,都源于2019年的一场车祸。
一场车祸,老邓“死”而复生
老邓今年61岁,天生聋哑,30多年前流浪到温泉,后来在金叶佳捷加油站后面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靠捡破烂为生。20多年前,老邓在路边“邂逅”了智障女子杜桂枝,可能是看她同为残疾人,可怜她无家可归,就把她领回了家,组成了家庭,不久还生了两个孩子。
孩子的出生更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老邓挣钱的劲更足了。但是因为耳朵听不见声音,2019年下半年,他在捡拾垃圾的路上被车撞伤,社区老党员艾豫华帮忙送他就医的过程中,才发现他没有身份证,没有户口,享受不了医保、低保等政策。2020年疫情期间,考虑到老邓不能出门捡拾垃圾,没有了收入,艾豫华为他申请了为社区喷洒消毒水的工作。三个月下来,社区为他发放了近万元工资。
2020下半年,疫情平复后,艾豫华到桂枝的老家马桥镇走访,从她老家的人口中得知老邓是从黄冈流落到咸宁。社区热心人王大姐按村里人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老邓出生的村子。时间已经过去20多年,村民都说早就没见到老邓这个人,村里已经把他的户口注销了。王大姐到当地档案馆里查找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口普查资料,找到了老邓的出生登记,后来村里又为他重新补登了农业户口,并补办了身份证。
一系列帮扶,拯救了一个家庭
今年3月,老邓跟艾豫华比划着“说”:现在孩子,住的地方成了问题。夫妻俩也都不是本地人,也没有亲戚朋友的帮助。现在正在创文,住了十多二十年的窝棚也即将被拆除了,一家人没了去处,想请艾豫华帮忙申请下低保和公廉租住房。
艾豫华把老邓的诉求反馈给了李晚霞,在今年4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中,金叶社区将老邓一家列为特别帮扶对象,并将其情况向温泉街道进行了汇报。
以前看老邓一家生活不易,左右邻居经常接济他们一家衣物、食物,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李晚霞在深入研究吃透政策内容的情况下,结合“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活动,用足、用活、用好相关政策,为老邓一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申请低保需要结婚证、暂住证。老邓户口不在温泉,在这里也没有一个正式的住房,也没有结婚证。李晚霞立即选派社区的民政专干刘超负责此事,通过多次沟通奔走联系派出所、民政部门和马桥镇,终于落实了他们的户口问题。3月29日,在刘超的全程陪同和服务下,邓林福和杜桂枝领取了结婚证。4月初,李晚霞又亲自开车带老邓到市民之家办理暂住证。社区将老邓的相关资料备齐后,向温办民政办递交了低保申请,并多次向区民政打听什么时候能落实。6月13日,得知老邓一家的低保终于落实了,每月享受低保金780元。李晚霞激动得不得了,这样一个特困家庭生活终于有着落了,当天就与民政专干亲自上门送上低保证。
考虑到老邓身患多种残疾,却没有残疾证,不能享受到相关的帮扶。艾豫华又是主动带上老邓到第一人民医院做了残疾鉴定。随后李晚霞与艾豫华找到市残联,在部门负责人的沟通下,联系上蕲春老家的残联,多次沟通,最后通过“网上通办”为老邓申办残疾证。每人每月可领取150元残疾人两补。
老邓的大女儿菁菁(化名)已经出嫁,小女儿芳芳(化名)还在上小学。社区主动与芳芳就读的学校联系,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学校联系爱心企业家以捐资助学形式,一年资助芳芳教育经费4800元,对芳芳的教育的相关费用:抄本费、午托费、晚托费、暑假作业费、校服费进行全免。在教育上,班主任加强了对她的监管,学校聘用教师为爱心妈妈、请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对芳芳进行爱心关怀和心理教育辅导。
一鼓作气,老邓终于有了“家”
6月13日,老邓一家的低保办理下来了;6月19日,老邓夫妇的残疾证寄到了社区。拿着这两个“救命”的证件,不会说话的老邓激动地比划着,还嗯嗯啊啊地冲李晚霞竖大拇指,表达感激之情。
现在,李晚霞正马不停蹄地帮老邓夫妇申办廉租房。申报过程非常繁琐,因为夫妇俩的身份特殊,李晚霞把民政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请到现场察看,对老邓一家的相关情况核实后,争取通过特事特办为老邓申请廉租房,李晚霞这才舒了一口气:“像老邓这样的特殊群体,我们不关心他们,他们很可能被坏人利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社区对他们及时进行帮扶,既拯救了一个家庭,同时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不是主动到基层"寻找"问题,就是在跟踪协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李晚霞一直奔波在社区一线。自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她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秉承着“走访不见面,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效果不满意,不放过”的精神,深入小区倾听居民心声,了解居民诉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300余件。
现在,老邓干活比以前更勤快了,没事的时候,他就到社区坐一坐,看一看社区有没有什么活儿可以安排自己做;走在社区的街道上,看到掉落在地上的垃圾,他都会主动清扫干净,公共物品坏了,他会主动修好。社区的居民看了都说:“你看,老邓在报社区的恩呢。”
编辑: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