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怎么看?
2022年,面对“一难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和“既要又要还要”的多重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工作安排,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较好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支撑增长的投资、争资、
引资加快突破
■项目投资明显加速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6%以上,金融机构贷款净增186亿元,同比增长12%,余额贷存比78%。203个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四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630个,总投资2278.8亿元,亿元以上开工项目入库154个,同比增长32.8%,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44个,协议投资额140.5亿元。
●推行“六个一”抓落实工作机制,咸宁大道西延段(一期)建成通车,武汉东湖学院嘉鱼校区开学迎新;咸宁至九江高速公路、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东延段高速公路,106国道、107国道改线工程,市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蒲圻电厂(三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咸宁长江综合门户港、市城区南外环高速公路、通城至修水高速公路、簰州湾长江大桥及接线高速公路、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等项目加快推进。
■向上争资突破新高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6.03亿元,可比增长12.1%。争取上级资金275.38亿元,同比增长43.1%,创历史最高水平,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8.65%,专项转移支付增长9.57%;债券资金95.54亿元,是上一年的3.13倍。
●争取国土绿化、石漠化治理、海绵城市等国家级、省级专项资金3.5亿元。
■招商引资承压前行
●持续开展“一转一、一加一、一引一”招商,引进强芯半导体芯片封装、星光农机产业园、阿洛亚运动乐园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14个,同比增长105.2%。
●坚持全生命周期服务,当年签约项目注册率91.2%,当年开工率61.1%,稳居全省前4。
现代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
含绿量快速提升
■产业含金量不断提升
●坚持链式思维,聚焦壮大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清洁能源5大优势产业,组建8大产业联盟,初步构建了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契合咸宁资源禀赋和城市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同比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达1023家,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5%,领跑全省。
■产业含新量不断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0家,总数达430家。聚焦“四新”经济培育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7.8%,增幅全省排名靠前。
●“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全面实施,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增至81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增至11家。
●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增至10家、8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增至30家。
●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53个,10家重点产业研究院正式运营。发明专利197件。
●实施“招硕引博工程”“大学生引进计划”“引才专列”,吸引硕士博士651人来咸就业创业。
■产业含绿量不断提升
●建立工业园区及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环境管理评级,不断提升循环化、生态化、低碳化、清洁化水平。
●成功承办全省文旅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现场推进会,预计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6%。
●赤壁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深化改革的广度、深度、
力度持续加大
■改革求广度
●市直部门大科室制改革、市城区城管体制改革、市属国企改革等174项改革项目成效明显,12个省级以上改革现场会在咸宁召开。
●改革拓深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86.7%,可网办事项100%,网办件占比60%。
●整合42条政务服务热线,实现“12345”热线一号通。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28条,出台“自然资源10条”“金融助企纾困”等全周期服务配套措施。
●在全省率先公布包容审慎监管行政处罚“四张清单”635项。
■改革加力度
●发布“免申即享”清单496个,累计拨付资金8.92亿元,惠及企业2766家次,惠及个人130万人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5.74亿元,退还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9个百分点,惠及企业2234家。
●连续20年获评全省金融信用市,三赢兴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核待发行、平安电工公司进入证监会审核。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推动嘉鱼潘湾化工园综合整治。
●逐个建档销号,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284个,一年完成上级交办三年目标任务的86.3%。
公园城市的集中度、辨识度、
美誉度不断彰显
■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产业形态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4.5%以上,排名全省第1。
●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增速同比增长18%。
●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增长41%。
●咸宁海关申报设置进展顺利,保税物流中心开工建设,中欧班列“长江号”咸宁始发并常态化运行,咸宁-中东海外仓建成。
■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城市形态
●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中国桂花城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文化形态
●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1534场,歌曲《孔雀来兮》获评湖北省第十一届“屈原文艺奖”,咸宁香泉合唱团入围群星奖全国决赛。
■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治理形态
●新增街头游园18个,改造老旧小区172个,整治背街小巷114条,咸宁北高铁站、咸宁火车站、7个大型农贸市场改造焕新。
●统筹推进交通疏导、积水点改造及供水、供气管网更新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5270个,综合改造银桂路、银泉大道等7条道路,改造丹桂桥、一号桥、兴龙桥、永安桥等城区危桥4座,改造拥堵点25个,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0.5公里。
●实施主城区供水增量提质工程,改造老旧供水管网43.26公里,新开通天然气15082户。
鄂南乡村的业旺、人旺、
财旺切实巩固
■乡村产业兴旺
●农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4.3%以上。恢复耕地7.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9.25万亩。
●粮食播种面积超省定任务6.75万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位列全省第2。
●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65家,16个乡镇获评示范型“美丽城镇”、8个乡镇获评基础型“美丽城镇”。
■乡村人才集聚
●连续五年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累计招录培养2188人。
●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动态全覆盖。线下培训农村劳动力25520人。
■乡村收入增长
●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化解村级债务3.2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村级债务清零。
●扎实推进“万千百”工程,改造乡村旅游客房10318间,农家饭6987桌,推广乡土菜100道,带动农民增收。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明显增强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8%,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发展增速。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以内。
●为11.3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救助资金5.3亿元。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01岁,比上年提高0.07岁。
●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11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持续推进“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项目,新增幼儿园学位6320个。
●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5766户,占全省改造总量的33%。
●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3500户。
●完成1万人养老护理培训和1000人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三孩配套生育政策。
●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运,赤壁市人民医院、通城县人民医院晋升三级综合医院。
政府治理的问题导向、目标
导向、效果导向更加鲜明
●谋划争先创优事项40项、政策创新28项。
●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92件,满意率98%以上。
●在全省率先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评估。
●“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设获评全省政法改革十大典型案例。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精准普法”工作全省领先。
●在全省率先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咸安区、通城县入围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
2023年怎么干?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确保完成省定节能减排任务。
突出稳增长,千方百计促进
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抓紧抓实项目投资
●推动107国道咸安和赤壁绕城段建成通车,加快建设咸宁至九江、赤壁长江大桥东延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市城区南外环、通城至修水、簰洲湾长江大桥及接线等高速公路,G353通城段、G351嘉鱼段及咸安段改扩建工程、咸宁大道西延段(二期)等重点项目,攻坚突破咸宁长江综合门户港、武咸快速通道天子山大桥、岳咸九铁路等重大项目。
●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100强、上市公司或行业领军企业高端优质项目,新签约50亿元重大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0个。
●推动德国负碳材料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一轻(咸宁)产业园、烽火科技咸宁创新谷、李氏控股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新奥莱湖北国际创新产业基地、时间种子饮料生产基地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快达效。
■实施扩大内需行动
●加快推进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商贸流通专项)试点城市建设,力争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超过100家。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建设咸宁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咸宁海关设立工作,打造“中欧班列+海外仓”进出口模式。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突出动能转换,
千方百计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壮大优势产业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培育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企业2家,培育产值超50亿元企业4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5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90家,创建国家绿色园区1个、国家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
●5大优势产业招引补链、固链、强链项目25个以上。
●加快发展金银花、黄精、金刚藤等中药材加工产业,打造全球最大的护理床生产基地和全国医用卫材生产储备基地。
●打造华中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研发青砖茶、枇杷、桂花、乳制品等特色饮品。
●做强咸宁高新区国家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咸安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赤壁市华舟应急装备产业基地、通山县星光农机产业园。
●推进蒲圻电厂(三期)、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咸宁土桥抽水蓄能电站、“南三县”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等项目建设。
■培育数字经济
●大力推进元宇宙数字产业园、咸宁数字产业园建设。
●支持咸宁高新区争创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发展现代服务业
●打造阿洛亚运动乐园、际华冰雪乐园。与全国知名平台密切合作,培育国内知名温泉+民宿旅游目的地。
突出各扬所长,
千方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深入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
●加快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建设,探索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咸宁生物医药产业园、嘉鱼·武汉经开区产业园,打造武汉产业转移新高地。
●加快推进咸宁“武汉南”大学城建设,支持湖北科技学院创建大学科技园,打造武汉功能拓展重要承载区。支持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提升“一主一副”
●中心城区重点提升引领聚集功能,引导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提高首位度,建设中国桂花生态之城、产业之城、科技之城、文化之城。
●聚焦建设淦河“百里画廊”,着力打造生态之河、美丽之河、文明之河、富民之河。
●支持咸安区建设“四个首善”之区,做强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推进纺织、机电、铸造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支持市域副中心赤壁市做强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链,培育新材料特色产业链,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示范区,冲刺全国县域百强。
■实施强县工程
●支持嘉鱼县打造强县工程示范区、通城县打造中部地区制造业强县、崇阳县打造“两山”理念实践创新示范样板县、通山县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
突出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推进科教人才兴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实施学前教育学位扩充行动,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46%。
●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示范性教联体。
●加快建设市第一高中。
●支持湖北科技学院创建全国全省知名学科。
●支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教集团学校等高职、中职院校打造品牌专业。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建设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强10个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50%。
●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0家,总数达48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0亿元,占GDP比重达17.5%。
●持续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20项,完成湖北省技术合同登记成交总额13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占GDP比重达6%。
●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00件,支持咸宁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园区。
■实施人才强市工程
●依托省级集训基地、康养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优化护理人才培训,打造华中地区最优质的护理培训基地。
●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村医学历提升行动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持续实施“招硕引博计划”“大学生引进计划”“才聚荆楚·志在咸宁计划”。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培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的金融业态,确保新增存款不低于70%用于当地。
●支持三赢兴公司尽快正式上市交易、平安电工公司尽快过审,维达力公司尽快报辅,金种子企业总数16家、银种子20家。
突出“三农”基础,
千方百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重点推进阳武、三湖连江、陆水等3个大型灌区以及8个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保障农产品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
■做好“土特产”文章
●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年末生猪存栏130万头以上。
●推进农产品加工“千百十”提升工程,建设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30家。
■建设美丽乡村
●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扶项目800个,做好动态监测和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55%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
突出宜居宜业,
千方百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筑牢绿色本底
●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指南》晋升国家标准。老城区“+公园”,提档升级香吾山公园、十六潭公园、青龙山公园等城区公园,新建一批“口袋公园”,高质量完成营造林24.35万亩。
■推进城市更新
●新增机动车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
●更新改造老旧小区203个,新通天然气8000户,建成净水厂主体工程和原水管线30公里,再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1.74公里,再改造主城区小微积水点20个,实施宝塔片区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建设项目和咸宁大道东片区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
■涵养文明新风
●打造餐厨垃圾处理“咸宁模式”升级版,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持续开展“香城大舞台”“南鄂群星奖”等文化惠民活动,形成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特色。
突出“国之大者”,
千方百计增进民生福祉
■科学精准优化防控措施
■促进居民稳岗就业增收
●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推动社会保障提质扩面
■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筹集分配保障性租赁住房2338套。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探索制定健康城市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助力健康咸宁建设。
●争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质子治疗项目落户,确保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大楼、市中医医院特色大楼、市疾控应急综合大楼建成使用,加快建设市妇幼新院区。
●扩大老年护理、失智老年人专业照护、康复护理、母婴护理及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打响“咸宁护理”品牌。
●抓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推进“一家一护”家庭养老服务提能工程。
●推动三孩生育配套政策落地见效,鼓励多方参与有效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
●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
●建设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和县市区残疾人之家。
●升级改造咸宁体育中心,建设市全民健身中心、市科技馆。
突出综合治理,
千方百计守牢安全底线
■守牢流域安全底线
●对照富水和鄂东南片区两个流域“底图单元”,划分7个三级流域片区,形成流域综合治理单元的一张“底图”。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5.9万亩,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296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7万吨以上。
■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双十”行动。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列。
■守牢社会安全底线
突出提能善政,
千方百计提高治理能力水平
●坚持提升本领,苦干实干,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治理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编辑:hefan
上一篇:
军地携手奋进 同心共谋发展 —— 解放军武警代表团审议侧记
下一篇:
以“政协之能”服务“咸宁之为” ——2022年咸宁市政协工作亮点回眸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一条2.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新铺上水泥路面,20盏太阳能路灯高高地矗立在村舍边,村旁的小溪流堤防护坡刚刚完工……日前,记者再...
”新当选的中国财政学会PPP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PPP研究所所长彭程在介绍开发性PPP阶段性研...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资源和乡村资源,整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公园,已建成天城茅井养生小镇、铜钟野樱花天堂小...
咸宁市统计局梅志刚经过历年建设,全市工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但工业发展还存在五个关键短板,必须通过转型...
记者:我市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建设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其中,壮大企业主体重点围绕两个方面着力,即在传统产业方面,要通过...
没有产业支撑,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按照全生命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最基础、最关键的任务。近年来,该乡始终将服务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题:宁夏:村集体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新华社记者杨稳玺“小雪”一过,塞上江南宁夏气温骤降,不少农活进入了“冬歇期”,但吴忠...
实施民宿青山行动,在幕阜山沿线、蔡墩片和环青山水库打造民宿产业示范带,带动民宿旅游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