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国作家网发布的“中国作家协会2023年新会员名单”中获悉,我市王定济、方钰霆、成丽、刘源望、周春泉、梅赞6位作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咸宁这片文学沃土上,成长、走出了一大批有一定影响和成就的作家、诗人,文学创作整体质量不断攀升,一批作家进入创作佳境,也标志着咸宁文学再度热起来。
作家队伍“精彩亮相”
据悉,我市此次入围国家作协会员名单的众位作家,均长年坚持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每人都有30篇(首)以上作品在报刊等媒体发表,不少作品在多项征文比赛中获奖。
“这对我是莫大的鞭策和鼓励,会继续在文字的道路上走下去。”入选的本土作家成丽说。
成丽出生于湖北通山,现任咸宁市女作家协会主席、市作协副主席、咸安区作协副主席。
成丽从事散文创作多年,在众多媒体发表文章累计达200余万字。2014年与2019年先后签约湖北省作协青年作家定点写作(系列散文)项目及长篇散文“家乡书”项目,2016年签约《散文选刊》原创版,系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库人才,咸宁市“南鄂楷模”。
成丽连续多次获“通山文学奖”。2022年7月,获湖北省作协“散文新锐作家”,作品先后在《人民文学》《海外文摘》《湖北日报》等二十余家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入选多种散文年度选本、中考及中学试卷,出版散文集《月从故乡来》《文宣逸语》。《月从故乡来》获202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
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领导下,市作协切实践行,组织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有深度、有筋骨、有温度的文学作品,既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又锤炼了作家队伍。
以市女作协为例,协会成立以来,会员们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潜心文学创作,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各级各地媒体(刊物)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为宣传咸宁的先进人物和讲好咸宁故事作出了积极贡献。
协会会员先后有23人出版了共66部文学专著,其中16部获得了“香城泉都文艺奖”,近10人荣获“咸宁市百名优秀文艺人才”称号。
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是专业作家,我市民间文学爱好者也纷纷笔耕不辍,勤奋创作,围绕文化热点、乡土生活、旅途感悟等创作诗歌、散文,近些年来,文学创作呈现了集中爆发的趋势,持续体现了咸宁文学热现象。
竭力传播文学火种
日前,通山县图书馆接受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专捐赠图书活动仪式在县图书馆一楼大厅举行。李专主席向县图书馆捐赠新书《路自通山》,为建设“书香通山”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该县大竹村小学,李专向全校师生每人捐赠了一本新著,并通过自己的成长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撒下阅读与写作的种子,勉励孩子们以梦想为动力,养成阅读与写作的好习惯,在阅读与写作中获得更多向上生长的精神力量,长大以后为家乡作贡献。
《路自通山》是李专近两年的散文新作,是一部关于通山的“家乡书”,包含了山色景物、历史名人、房屋建筑、山歌对唱、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散文。
该书以深情与细腻的笔触书写通山极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宏大的视野从时光的流变中把握通山优势产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以现代意识和当下语言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中描摹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
李专心系通山县文化事业,热衷于向通山县图书馆捐赠图书,自2021年至今,已向县图书馆捐赠图书千余册,在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表率作用。
在咸安区甘鲁村,市女作家协会的成员们捐赠了多册书籍给村委会图书室,并亲力亲为,积极开展乡村作文讲座,培育文学幼苗。
只见红杏书房里,30余名孩子在这里安静看书。市女作协成员杨华给看书的孩子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唯有真情能动人》的公益作文写作课。
富有爱心的杨华是一名资深文字工作者,数十年笔耕不辍,为多家报刊、杂志撰写文章。
“授人玫瑰留有余香。”杨华坦言,看到书房里的孩子们专注的神情,自己也常常收获感动。
据悉,我市作协成员们纷纷担起公益职责,不仅把文学讲座送到群众家门口,还深深扎根基层,与社区、学校、村组居民“结对子、种文化”,助推书香咸宁建设。
集群辐射效应渐显
文学创作的丰收,与我市注重培养文学人才是分不开的。
2020年,我市“咸宁文学讲堂”正式开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旨在激发本地作家的创作热情,写出一批具有咸宁特色,根在咸宁、花开四海的文学精品力作,打造正能量文学品牌,进一步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服务咸宁经济社会发展。
“咸宁文学讲堂”每年举办2至3期。主要通过邀请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正能量作家、文学评论家授课的方式,具体讲授文学作者应该选择的创作题材,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贡献,解决基层文学作者写什么、怎么写的困惑。
一些咸宁籍作家或许已经在地理上离开了这块土地,但是他们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印记,能从中看到他们的根在哪里。每位本土作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群体的出现散发出一种共性的光彩。
近年来,“咸宁作家群”以其蓬勃旺盛的创作态势和光彩夺目的辉煌成就,影响力日盛,也吸引了各地文学界的关注目光。
为让作家们获得更多鲜活的素材,市作协适时组织开展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相关的采风创作活动。
此外,市作协与相关外联组织广泛开展合作,举办专题采风、撰稿活动、文学创作座谈会等,邀请知名作家、编辑等到香城泉都采风、讲学、改稿,大力推介本土作家和作品,激发作家们的创作热情。
“入选的作家们是值得学习的榜样。”我市广大中青年文学工作者表示,要进一步增强繁荣发展文学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实施文学精品工程,加强文学队伍建设,加大创作技能培训力度,提升作家整体创作水平,推动咸宁文学事业发展,为本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文学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为止,共有中国作协会员22人,省作协会员224人,市作协会员592人。
咸宁日报记者 陈希子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出台植树造林正负面清单 乡土树种重回“正席”
下一篇:
用爱心传递温暖——咸宁市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暖冬行动”启动式侧记
香城都市报记者漆兵他的诗歌《油茶花开黄草山》(组诗)获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委、重庆长江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涪陵首届“...
咸宁网讯通讯员易明、全媒体记者邹兰报道:19日,由咸宁市文联、作协、评协、朗协联合主办的“沈二民报告文学集《当代崇阳人...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孔帆升徐大发通讯员孙志成)8月4日,湖北省作协中港村文学创作基地揭牌成立。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沈小...
3月27日,市作协向咸宁长歌重要传承人、《幕阜长歌》主人公之一“仙人爹”亲属和浮山街道捐赠《幕阜长歌》一书,并与社区文学...
本次活动由市民政局、市文联联合主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市行政区划与地名研究会承办,市作协、市摄协、市女作家协会、市老...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会文)3月13日,通山又一文学爱好者张长征的散文集《此情可待》在通山县融媒体中心首发,市政协、...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文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作家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共有中国作协会员19人、省作协会员224人、市作协...
18日, ,刚刚荣获“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殊荣的中西医双博士后王维武与二姐王晓红、三姐王淑红同时申请加入了市作协。一直以专业...
”当天,参加活动的通山作协团体还重走了一段红军路,并与村里的革命烈士和老红军后裔进行座谈交流,认真收集老区的红色故事...
咸宁网讯(记者 杜培清)近日,由赤壁市作家协会发起的2020赤壁文学奖经过最终评审后正式揭晓, 3个类别的作品4篇、年度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