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陈婧 通讯员骆名进)3月28日,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议室内气氛热烈,2025年第4期《崇军大讲堂》以创新形式展开——省消防安全教育中心专家讲授的应急管理课程刚结束,《政务服务“中梗阻”如何破?》视频随即引发全场思考,随机抽题发言环节更让干部职工在“实战演练”中碰撞智慧火花。
这场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检验的培训,正是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的生动写照。为认真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的工作要求,该局创新打造《崇军大讲堂》学习品牌,将干部队伍建设与退役军人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每月一期的主题培训,构建起政治铸魂、业务赋能、作风淬炼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学先进经验不是照搬模式,而是要在对标中找准突破点。”在3月20日举办的第3期讲堂上,围绕外地退役军人服务“轮值站长”“拥军港湾”等创新实践,干部职工展开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军创企业“个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这种带着问题学、瞄准标杆改的研学机制,已推动17项服务举措迭代升级。
最新一期培训更凸显实战导向。安置就业科科长潘健君的发言直指痛点:“全市现有军创企业238家,但政策知晓率不足70%。”他提出的“三送服务”计划当场获准立项。优抚褒扬科刘婷从反面案例中提炼的“温度+精度”服务理念,被纳入本季度窗口服务考核标准。
“干部成长需要‘三位一体’锻造。”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良永在总结时强调,既要有坚守岗位的责任意识,也要有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更要有主动补位的协作意识。这种培养理念已转化为具体机制——新入职干部必须完成“轮岗体验”,领导班子每季度开展“服务走流程”,机关与基层站点建立“结对提升”制度。
据统计,《崇军大讲堂》启动两年多来,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3场,覆盖干部职工1200余人次,孵化出“老兵工作室”“军创孵化基地”等8个创新项目。在淬炼干部队伍的同时,更带动3.2万名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2024年,全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产值突破50亿元。
当前,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以“创全省标杆、争全国一流”为目标,将干部素质提升成果转化为服务发展实效。通过建立军地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维工作机制,持续擦亮“崇军”服务品牌,为咸宁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注入强劲的“迷彩力量”。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宁“创业首护人”为创业者护航
下一篇:
咸宁导游大赛讲好咸宁故事
咸宁网讯通讯员骆名进报道:“光荣牌匾挂门墙,忆想前年举铁枪……”3月6日,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蒲圻街道办西街社区工作...
咸宁网讯通讯员张远杰、朱必康、陈松报道:“我们现在居住、生活环境这么舒适、美丽,多亏有通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倾力相助...
咸宁网讯通讯员隽军、孔黎雅报道:4月9日,通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党员志愿者10余人到联系村五里镇湾头村与驻村工作队员、...
咸宁网讯通讯员孙剑、杨锐锋报道:6月13日,嘉鱼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县人武部、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对荣立三等功的鱼岳镇西街...
现场,咸安区“张富清老军装志愿服务队”队长余宏开展专题宣讲,他介绍了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及设立的意义,详细讲述了南京大屠...
通过此次双拥活动的开展,通山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驻地集训部队之间的友谊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军民团结的氛围更加浓厚。
据悉,截至目前,通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累计送达三等功喜报3份、优秀士兵喜报26份、年画7348份,集中悬挂光荣牌38个。
据悉,为丰富春节期间走访慰问活动内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把本书作为走访慰问活动“四个一”,即一幅年画、一副对联、一本书...
市民可通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共同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崇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特别邀请咸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长江职业技术学院、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