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的光环,咸宁向建设全国旅游强市的目标再出发。
今年1月11日,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决定》。
这是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号角,是擂响旅游跨越发展的战鼓。
从此,一个个旅游规划相继出炉,一个个旅游项目接踵而至,一个个旅游产业纷纷启动,一个个旅游产品不断延伸。
咸宁,正成为旅游的热土;旅游,正成为咸宁的希冀。
大担当:孕育飞向旅游强市翅膀
国字号的光环没有遮挡咸宁人远眺的目光。
市委书记任振鹤说,放眼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大格局,咸宁旅游要有更大的担当。将全域咸宁作为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建设,在推动“五区”并进、建设“六城三区”中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植入旅游基因,赋予旅游内涵。
市长丁小强说,咸宁旅游要实现四个突破: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旅游品牌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旅游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旅游营销宣传上实现新突破。
担当凝聚共识。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决定迅速出台:以建设旅游经济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跨越发展战略,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重要支柱产业,努力将咸宁建设成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打造“香城泉都”、建设美丽咸宁。到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5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90亿元。
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谋划、新布局、新思路。也是市委市政府发出的第一道旅游发展动员令!
从此,香城泉都有了一双飞向旅游强市的翅膀。
2013年8月22日,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抢抓机遇,紧扣“2个1”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0年接待旅游人次突破1个亿,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个亿,强力实施旅游跨越战略,全面打造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早日建成旅游经济强市,力争省级战略咸宁实施取得突破性进展。
决策已定,决心已下,决战已动!
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旅游业发展摆在咸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加以推进,出台扶持政策措施,破解旅游发展难题;各部门把落实自身职责和推进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明确目标责任,为旅游发展办实事;各县市区,无论是先行的赤壁市、通山县,还是后发的嘉鱼县、崇阳县、咸安区、通城县,都在旅游业发展上出实招,求实效。
这是一种勇于担当,这是一种砥厉前行。
市旅游局局长郑华成认为,到2020年旅游收入突破1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咸宁。这将是对这种担当最好的注脚。
大跨越:书写建设旅游强市新篇章
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顶层设计,来自于战略格局,来自于历史必然,来自于自然禀赋。
去年,省委、省政府将支持和推动咸宁实现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为咸宁的跨越崛起带来了浩荡东风。
这是咸宁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保证。
2012年,全市接待各类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均已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市拥有A级景区23家,全省排名第四;拥有星级酒店53家,全省排名第五。
这是咸宁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坚实基础。
今年,赤壁市入选第2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在“灵秀湖北十大名片”中,咸宁占有温泉和赤壁古战场2席;在“灵秀湖北的十大新秀”里,咸宁仍然占有九宫山和隐水洞2席,。
这是咸宁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支撑。
共识统一思想,思想决定行动!
市委市政府把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引领旅游业的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市区启动全域规划、全域景区化建设——
十六潭公园、桂花公园、青龙公园等大型园林景观工程落成,20个中型公园、30个小游园、50个社区公园等“百园”工程启动,城区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地处淦河上游的占地15平方公里的温泉生态旅游新城,正由一纸蓝图逐步变成现实。
投资1.2亿元的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即将试运营。
投资38亿元的百盟温泉欢乐天地,占地2100多亩,集温泉水上乐园、温泉会议酒店、山地别墅区等于一体。
投资60亿元的香泉映月(桂花源)项目,以香为主题,以桂花为主线,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
在通山,九宫山风景区正在升级改造,建成“避暑天堂”;银河谷等5处漂流景区正在大力开发,打造“华中漂流之乡”。
在嘉鱼,海航集团将斥资105亿元,整体开发三湖连江核心风景区,长鹿集团将投资60亿元,开发陆溪渗子湖,把嘉鱼建成“梦里水乡”。
崇阳“一河两岸”景观、隽水河温泉、影视城等一批亿元旅游项目,正在强力推进;赤壁三国古战场再借东风唱大戏;通城云溪漂流、大溪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设迈大步;咸安金桂湖开发追波逐浪涌大潮。
据统计,今年开建的重点旅游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占全市项目建设的20%以上。
咸宁绿色崛起正在跳动着旅游的脉搏。
大气场:香城泉都升腾喷薄朝阳
与项目建设齐头并进,我市探索出一套节会营销和整合营销城市形象的新模式。
连续成功举办的四届中国·湖北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使香城泉都实现了从“养在深闺”到闻名全国的蜕变。
2012年12月29日,中国•湖北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喜获“首批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节庆”,是全省唯一一项获此殊荣的节庆活动。
声誉鹊起之后,也给第五届文化旅游节提出了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题目:如何在节会营销中继承创新、争先创优、寻找突破?
市委市政府果断提出:以节促建、以节促变的办节理念,以文化人、以节聚力的办节特色,办节为民、为民办节的办节宗旨,应急谋远、远旨近施的办节原则,把旅游节办成“旅游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于是,区别于前四届旅游节的办节新模式应运而生:社会主办、政府帮办!
9月27日,“全国百强旅行社牵手咸宁”活动启动仪式在第五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期间正式启动。
活动期间,来自高铁沿线13个省市的旅游协会、全国百强旅行社代表230多人共聚咸宁,香城寻梦,泉都问道,共商高铁沿线旅游发展大计,以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当日晚开始,我市城市形象宣传片先后走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湖北卫视,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对我市城市形象和旅游特色进行一次集中的对外展示。
同一时间,北京西客站LED屏以每日75次频率滚动播出,广东、武汉高铁也一并推出,我市秋季旅游推广形成高潮。
第二天, 2013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来自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四省的有关专家,岳阳、九江、安庆、咸宁四市的领导,相聚香城泉都,共同探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问题。
同日,湖南岳阳市、江西九江市、安徽安庆市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咸宁共识》,携手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
令人眩目的一系列节会营销和城市形象整合营销,使咸宁旅游与全国旅游联动更加活跃,使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更具魅力,也使香城泉都更加璀璨。
目前,我市与全国130多家旅行社达成了深度合作地接协议,签订组团合同130多个。仅11月份,来自上海、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深圳等高铁沿线城市游客开始大量涌入咸宁,落地消费越来越多。
元至11月份,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25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4.5%,呈现出组团互动、客源互送、线路共推、合作共赢的火热态势。
昨日,记者在互联网上输入“咸宁温泉”,找到相关结果约895万个;输入“中国香城”,找到相关结果约83.8万个;输入“香城泉都”,找到相关结果约14.8万个……
数字向世界宣告:咸宁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大气场拥抱海内外来客,香城泉都正升腾起一轮喷薄的朝阳!
(记者 何泽平 盛勇 通讯员 孔祥轶)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崇阳绿色钒业异军突起 成国内最齐备深加工基地
下一篇:
电力和能源体制改革关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