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辉煌2013·聚能量⑧]咸宁干部风清气正聚能量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3-12-28 09:00

  工作成败,事业兴衰,干部作风尤为关键。

  今年初,我市发出“转作风优环境”动员令,着力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风暴”席卷之后,经济强市再迈大步:元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幅均居全省市州前列。

  正可谓:好风正是扬帆时。

  把脉——找准“症结”开良方

  近年,咸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但与沿海地区比,差距仍大。尤其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讲原则、大吃大喝、以权谋私、久拖不办等不良风气突出。比如:

  2012年12月30日,赤壁地税局过年突击发钱58万元;

  今年1月29日,通城北港岭源村村委会办公楼竣工搞庆典,摆酒席29桌;

  温泉公安分局三号桥派出所到某商务会所消费,两年来11119元未结账;

  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厅4名干部在上班时间,或看电影或吃早餐……

  市委书记任振鹤说:“不正之风如果不认真加以解决,会带来人心民意的背离,党政形象的损降,发展气场的减弱,竞进能力的退化。在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的问题上,我们‘等不起’,也‘慢不得’。”

  今年一开年,我市召开“转变作风优化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大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规定,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意见》,轰轰烈烈地拉开作风整顿大幕,并将之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全市上下着力肃整“调研花架子、开会走过场、发文图形式、出访好游玩、接待讲排场、公车超标配”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这次集中整顿,要用干部作风的风雷激荡,换咸宁发展环境的风清气正!”市委领导明确表示。

  问责——咸宁没了“太平官”

  在12月11日晚举办的第三期电视问政节目中发生了这样一幕:

  电视台播放了一部暗访短片。嘉鱼县一些农民拿着新农合医保卡看病打针,村医开具的处方却不给患者本人签字确认,刷卡收费、多收少报,农民一概不知。

  簰洲湾镇东岭村的王德海医保卡显示,他7月份诊病16次,而实际上,7月一个月他都在自家田里忙活,没进过卫生室。

  主持人质问嘉鱼相关领导:“您走访调研过村卫生室吗?您认为根源在哪里?”面对连连发问,这位领导坦言:“监管存在漏洞。”

  近两年来,这样的“电视问政”在市直和各县市举办了21场,查出60多家单位近200个问题,责任追究27人。

  在集中整治活动中,由全市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的暗访同样震慑人心。事先不打招呼,通报不讲情面,查出后责成立即整改,反馈整改效果。每一次暗访,都是对公务人员的鞭策,更是对机关作风的拷问。

  来自市纪委的统计显示,今年全市整治公车私用、吃喝风等383个问题,并予以公开处理,509人(次)受到各种处分。

  市纪委纠风室一干部对记者说,以前那些舒舒服服混日子、四平八稳做样子、得过且过守摊子的“太平官”,从此没了市场。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没有群众参与的作风整顿,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11月21日,我市召开政风行风集中测评大会。人社、林业、卫生等10个市直部门,接受包括两代表一委员、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和各界群众代表共248人的集中测评。

  10个部门一把手首先述评发言,接着现场问政和提问质询:“人情保、关系保的存在是谁的责任?”“果树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给了谁?”“医院乱收费、重复收费损害了谁的利益?”一个个短片反映的问题,一个个督查员的质询提问,让部门负责人连连表示:很愧疚、很心痛!当场承诺对存在的问题一定认真核查,严肃追责,马上整改。

  “把评判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利交给我们,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咸宁从上到下竭诚为民服务的一份诚意,也增添了我们投资的信心。”一位企业家代表说。

  与此同时,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号召学习通城县因公殉职的民警杨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通城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续辉等,用身边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起到吸引人、感染人,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作用。

  服务——干部成为“炕头客”

  “吃饭没人让,狗咬没人挡。”这是昔日一些干部走村入户遇到的“尴尬”。

  作为老区、苏区、库区、山区、边区的咸宁,要解决的“三农”问题和基层困难有很多。发展,和谐,群众在盼,干部在急。

  10月,我市以“转作风、连民心、惠民生、促发展”为主题, 32名市级领导、100多名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220个基层单位,开展了建市以来最大的一次蹲点调研活动。

  一组组镜头,记录了这些干部成为村民“炕头客”的过程。

  镜头一:

  10月20日至21日,湖北与江西交界的通山县燕厦乡北冲村成家兴家中,住进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市委书记任振鹤。他白天与村民一道锄地、召开座谈会,晚上与村民交心谈心、整理走访笔记,为北冲发展出谋划策。

  在成后柯老人家中,任振鹤看到成后柯因患骨髓病卧床十几年,当即嘱咐市委办同志联系风湿病医院帮助老人治疗。几天后,专程从中心医院和风湿病医院请来专家帮老人治病。

  10月30日至3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奔赴崇阳县铜钟乡铜钟村,看望村小学和幼儿园师生,察看村级卫生室和福利院情况,走访水库、牛场,指导企业、项目、基地建设……只要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他一一详细询问和了解,还和村民一起下田劳动。

  镜头二:

  市直各单位的领导干部不“彩排”,不“踩点”,纷纷直奔群众家中,坐在农家板凳上,吃在农家饭桌上,睡在农家炕头上,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市委办与市烟草局支持通山县燕厦乡北冲村开挖建了140亩精养鱼池;市政府办与市水务局支持崇阳县铜钟乡铜钟村新建800米引水渠;市委组织部帮助天城镇洪下村修建垃圾处理池,赠送1500余棵桂花苗;崇阳县白霓镇金龙村4组、5组出行通道亟待完善,市委宣传部现场办公协商……

  镜头三:

  干部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也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市环卫局,市政府领导聆听“马路天使”心声后,决定了几件令环卫工人欢欣激动的实事:一是提高工资待遇,二是从公租房中安排部分房源给无房者,三是让路灯冬夏开关时间与其工作时间对接;

  在咸安马桥镇中心小学,学校反映改扩建项目资金不足,市、区教育局决定:分别出资7万元以奖代补给予支持……

  实事一桩桩、好事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大调研共梳理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生态环境、党的建设、干部作风等方面的问题300多个,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个。

  大调研也廓清了思路,凝成了共识。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等5大课题,形成调研报告、民情日记200余篇,为省级战略咸宁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嬗变——从百姓脸上看政绩

  通山土巴爷酒业公司总经理陈明才收到了县政务服务中心发放的《重点企业缴费明白卡》后感慨:“不仅明确规定了收费事项,还降低了收费标准,今年比原来少缴了1万多元。”

  这样的“明白卡”,通山46家重点企业都有一份,目的是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安安心心生产。

  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一年来,老百姓那一张张挂满笑容的脸庞,折射出干部作风转变后带的喜人成绩。

  如今,标准率高、覆盖面广、服务性强的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陆续搭建到位,进驻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单位达235家,审批事项、审批时限一减再减,审批费用一降再降。

  如今,1109家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中心投入运行,计划生育、民政残联、农机水利、农技水产、畜牧兽医、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就在家门口。

  在咸安,安商、亲商、富商的氛围十分浓厚,“一站式”、“一表制”和“保姆式”等服务方式,让各企业全面享受政府贴心服务;

  在赤壁,做大企业存量成为“工业崛起”的主抓方向,通过小微企业成长工程、金融“贷”动工程,催生小微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

  通山与武大合作,打造全省首家县域金融示范工程基地,“金融集市”开市首日,该县企业便签订了2.98亿的贷款协议……

  好风凭借力。随着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的深入开展,我市干部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激情,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共同描绘咸宁跨越发展的华美篇章!

  (记者 饶敏 通讯员 邓子庆 )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城区公交无缝对接城铁 7路公交即将开通
下一篇: 咸宁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委会议精神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