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辉煌2014⑤]以民为本办实事
2014年9月1日,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正式开学。
现代化的教学楼、全塑胶的操场、标准化的硬件设施让人眼前一亮;办成人民满意的“一流名校”的目标令家长为之振奋。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是市委、市政府解决城区中小学生上学难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该校总投资1.8亿元,设置了小学部、初中部和国际部,可同时满足3000名学生就读。
市委、市政府提出,我们要的发展是更新理念、更高水平、更优品质的发展,是环境更优美、城乡更宜居、百姓更幸福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发展。并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每年为城乡居民办好十件实事。
十件实事暖民心
至年底,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2014年,5.92万人城镇居民获得就业岗位,4500人受扶助创业,带动就业1.41万人,分别比目标增长148%、174%、201%;116万人领到社会保障卡,比计划增长16%。城镇居民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新建保障性住房36766套, 6060户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又有 1479户领到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建亿丰蔬菜批发市场,新增1.4万亩保障性蔬菜基地,市区10家平价商店、社区和农贸市场60家蔬菜直销店投入运营,70%的蔬菜价格低于市场价15%以上。
加强放心粮油市场体系建设,在全市建成“放心粮油”配送中心7家、“放心粮油”连锁店79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修建学校692所,帮扶贫困生入学76137人。
市精神病门诊综合大楼建成并完成旧楼改造,免费收治易肇事精神病人2755人,其经验在全国推广。
推进平安建设,在主城区建设4个警务综合服务站,新建1500个视频探头。
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多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扩大公交覆盖面。市区7路、9路、K4路公汽调整运营线路后,延伸到咸宁北站、咸宁东站、咸宁南站,极大的方便市民换乘。车辆提档升级,20辆全新的小巴士取代原有的9路绿色快巴,运载能力有所提高。K3路公汽重装运营,路线更加合理,住在永安城区的市民可以直达十六潭公园游玩,住在长安大道沿线的居民也可以乘公交直达至市人民医院看病就医。
与此同时,城区部分公交站点和站亭也发生了变化,添置了候车座椅,新建了新式候车亭,设置更加人性化。
“不要小看了这些点滴的变化,其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经常乘坐9路公汽上班的张女士说。
困难群众得保障
在经济下行、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我市筑窂民生底线,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着力解决好低收入、低保户等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
2014年,市级民生和公共事业投入占市级财政支出总额的75%以上。
4月14日,市政府审议通过《关于完善我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的实施意见》。政策的调整,意味着享受大病保险的对象由1723人增加到5350人,医保基金将为此增加支付4386万元。大病保险政策调整后,参保职工大病报销比例提高26.72%,受益人群扩大近2倍。2014年, 2.69万人次获得大病医疗救助。
《1+7教育改革方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保障性政策相继出台。
市人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0.7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仅2.57%。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7.5%和29.3%,惠及低保对象12.5户19.79万人。五项基本社会保险参保165.3万人,3.25万人享受到就业帮扶,其中7244人得到公益性岗位,获得补贴3860万元。为农民工追回工资 5870.28万元。
8.53万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得到“十连涨”,人均月退休金达到了1428元,同比增长11%;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8%、70%,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13万元和12万元;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也得到相应提高。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
我市实施精准扶贫,选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群众最急需的事,加快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
全市深化一名领导带3个部门用3年时间帮扶一个村的“1331”帮扶模式,带动70家市直单位党组织、511家民营企业参与结对共建。60个村实现整村推进,帮助30194人脱离贫困。
2014年,建立幕阜山片区发展项目库802个项目,完成重大项目160个,正在实施的439个,累计投资183亿元。目前,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已完成路基126.55公里、路面49.8公里,有望今年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当地交通条件。
幸福指数节节高
2014年,我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投入帮扶资金31亿元,解决民生难题71047个,惠及群众762087人次。
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出台、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使咸宁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为民办实事,百姓更富裕。
2014年,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0元,增幅均高于GDP增幅。机关和事业单位第三步规范津补贴、改革性补贴等以较高水平一步到位。干部职工人均工资总额增幅57.8%,达到26155元/年,收入由全省摆尾转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为民办实事,城市更宜居。
市领导多次表示,努力让群众住的舒适、吃的安全、出行便捷、呼吸的空气清新、生活的用水洁净。
按照绿色崛起的要求,我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2014年,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处置预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陆水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城市噪声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管理办法》及水源地保护等相关办法或法规,把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内容。
开展对淦河、陆水河和幕阜山等重点水域的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全面改善水环境;推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4天。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黄盖湖等7个湖泊被列入国家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为民办实事,创业更精彩。
我市把企业作为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把企业者作为城市最宝贵的资源,加快推进香城创业计划。完善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经营投资主体实行零门槛、注册登记零收费,初期创业费用一律减免。
5月,我市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大学生来咸创业的意见》,统筹数亿元资金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来咸创业,被称为全省最优惠的政策。至年底,引进咸宁籍在外高层次人才165名,通过招硕引博引进人才40名。
与之呼应的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二次创新”成效显著,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取消、暂停、下放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731项,减少比率达55.2%,成为全省审批事项较少、效率较高的市州。咸宁的群众和企业真正做到了“办事不求人”。
为民办实事,生活更美好。
在守住民生底线的基础上,我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教育被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过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老师交流力度,抓好教师周转房和收入保障,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孩子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百镇千村示范卫生机构”创建活动取得新进展。
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成公共文化馆1036个。以“两馆一站”为城乡文化主阵地,累计服务群众70万人次。
市委以“一五一十”工程为抓手,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五一十”工程实施一年来,全市累计新建村组文化广场1200余个,新建村级文化墙(橱窗)2534处;新增志愿服务队1494支,新增志愿者6.6万余人,全市“十星级文明户”达到2万余户。
以打造“全国最优法制环境”和“全省平安市州”为目标,我市扎实推进法治咸宁和平安咸宁建设,咸宁城乡居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同步上升。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开放吸纳民意,用行动回应民切,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抓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的事做起,顺应群众的期盼,满足群众的需求,市委、市政府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真真切切的肯定。(记者 向东宁 朱哲)
编辑:liuhuafang
相关新闻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辉煌2014⑧]金字品牌再添彩
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代表着一座城市独特的竞争力和形象力。 建设秀美、浪漫、和谐城市,让“香城泉都·浪漫咸宁”名副...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辉煌2014④]香城泉都绿色崛起
全国首个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落户咸宁; 市州首个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出炉”; 楠...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辉煌2014②]思想灵魂洗礼
从春寒料峭到秋高气爽,有一种力量在汇聚;从机关楼院到田间地头,有一种精神在激荡。
-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辉煌2014②]思想灵魂的深刻洗礼
从春寒料峭到秋高气爽,有一种力量在汇聚;从机关楼院到田间地头,有一种精神在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