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油的小白菜,鲜嫩欲滴的黄瓜,长势正旺的西红柿……6日,走进崇阳县青山镇城万村,满眼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是全县的‘大菜篮’,基地有1100多亩,种了30多个品种的蔬菜,每天至少有一两千斤蔬菜从这里运走。”村支书毕春明介绍,村里靠种菜已带动14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过去,这里农民也种菜,但是零星分散,单打独斗。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后,这里成立了绿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捆绑模式运营。
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合作社从资金、政策、技术、销售、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如今,城万村的蔬菜以绿色无污染和价格适宜的双重优势,“占据”了周边县市的各大超市、机关、学校、企业。
合作社理事长赵新云大略算了一笔账:全年轮番套种,按照十二节气种植传统蔬菜,间歇种植反季节蔬菜,再加上套种,一亩地的效益能有15000元。
9组贫困户赵五祖,家里有长期病号,家境窘迫。去年加入合作社后,合作社为其蔬菜种子、农资费用等买单,既不愁种也不愁销,还可以抽空到大户的菜地里打工。现在,他家的日子越来越舒坦。
目前,城万村有400多农户参与基地种植,其中通过种植蔬菜脱贫的贫困户已有156户。
记者了解到,城万村还只是崇阳县推行“菜单式”产业扶贫的一个案例。如铜钟乡依靠“一社联千户,一茶乐万家”,带动贫困户发展茶产业致富;浪口村通过挖掘人文和自然资源,以旅游促增收,探索出“农旅联姻”扶贫模式;油市村建立扶贫互助社,通过资金杠杆“贷”动贫困户增收。
扶贫办主任赵明星介绍,该县主攻产业扶贫,推出了“4+X”扶贫套餐。其中,“4”是对接全市楠竹、油茶、茶叶三大百亿产业和本县精品水果产业;“X”是各贫困户因需而选、因户而异,自由“点菜”。
记者在县扶贫办看到,供群众自主“点菜”的菜单,共有20多个项目门类,其中包括大棚蔬菜,黑木耳种植、山地菜牛养殖、放养绿壳蛋鸡、优质茶叶种植等项目。政府按单的“配餐”有各类产业扶持办法,如对楠竹、茶叶、油茶、水果,每亩分别补贴800元、1500元、800元、1000元等。
统计显示,该县已有3600余户贫困户相继点好了菜,相关部门正紧随其后为大家“配餐”,铺平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道路。(记者 王莉敏)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