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王凡、特约记者汪佳、通讯员甘明强报道:25日,崇阳县铜钟乡清水村村民沈怀德的32本“生活账簿”被省档案馆收藏。
64岁的沈怀德家从1981年开始将家庭收支一一记账,坚持36年不辍,记下了32本账簿。账簿分为现金、农业收支、人情往来、学杂费、税费、副业、养殖等项目。
1981年,沈怀德分得田地11亩多,账簿显示家庭收入495.48元,支出495.48元,没有结余。
告别这种“紧巴巴的日子”始于上世纪80年代。80年代后期,沈怀德饲养鸽子;90年代中后期,外出务工潮引发“抛荒潮”,他购买农机帮村民种田;90年代末开始,他尝试美国牛蛙等特色养殖。
老沈踏着时代脉搏“转型发展”累积起来的效果,清晰地反映在他家账本变动的数字上。2005年,家庭收入3万元,结余1000多元;2015年,家庭收入7.6468万元,结余5万多元……
从无分文结余到结余一年多过一年,个中原因主要在于农村政策释放的红利。这从账本里关于农业税的记载不难窥见。账本显示,他家农业税从1981年的6元,涨到2000年的2037元,到2005年当地减免农业税。从2006年起,不仅不收农业税,还领取了种田补助,今年他家8亩地领到补贴880元。
受益于政策红利,沈怀德的家境已今非昔比。1981年8月17日,他记下第一笔账,家里有10.6元现金、负债35.45元。去年,他家年收入近8万元,三代同堂,盖起两栋平房的大院子。
今年,崇阳县推进农村土地确权,沈怀德清晰地记下了田地四至的数据。他说,土地确权将极大地释放田地的综合效益。
翻阅完沈怀德家的记账本,省档案馆保管处副处长童雁感慨说,账本浓缩了一个普通农家的酸甜苦辣,折射出农村改革开放的变迁,是一份珍贵的时代见证。
当日,省档案馆给沈怀德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并告诉他这些账本将在明年举办的全省家庭建档展览上展出。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武深高速嘉通段全线通车 嘉鱼至通城只需50分钟
下一篇:
教育部要求:享受高考加分新生需进行资格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