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穿行在咸安区的乡村里,随处可见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人眼前一亮:
在贺胜桥镇万秀村八组,村湾中央建有一个标准的乡村舞台,平整亮洁的文化广场旁,几位老人正在锻炼身体。
在汀泗桥镇赤岗村,千米文化长廊格外引人注目,千余平米的广场上,练太极拳的,跳广场舞的,一波又一波。
在向阳湖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新建的大楼整洁亮丽,一旁的文化长廊墙上,文化名人故地和湖鲜文化之乡两大元素,很有创意。
“泥腿子变专业演员,草根艺人也可跟城里人一样,对着大镜子塑形体和练舞了。”区文体新局局长李志强说,区级财政给力,省级政策支持,全区13个乡镇办场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走在全市前列,在全省也不多见。
“一五一十”工程:文明乡风亮出来
“新农民嘿,树新风,家家户户创十星哟呵嘿……”在桂花镇白沙村,20多名身着亮丽服装的村嫂们以白沙古桥为背景,在潺潺的淦河流水声中,在洁净的村委会广场上唱起十星歌,跳起十星舞。
“村里姐妹们没事就到这来跳舞锻炼一下,有时还出去演出呢,基本上不去打牌了。”村广场舞领队师美金快言快语,如今村里有腰鼓、广场舞、锣鼓等4支文艺队,活动丰富多彩。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以来,村湾干净多了……”村支书刘端启介绍,自从“一五一十工程”开展以来,村里配备了一个文化广场、一批文化书屋,一支文化队伍、一块文化公示牌等,村民歌有地方唱,舞有地方跳,书有地方看了。
在白沙村湾60米的文化长廊上,好人榜、孝心榜、能人榜、24孝图等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的宣传橱窗,格外抢眼,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在乡村,祠堂变课堂,变讲堂的现象随处可见,乡贤也异军突起。
在大幕乡井头村,从村里走出的大学音乐教授王群益,每周六回乡,自费2万余元把村祠堂打造成留守孩子的音乐讲堂;
在官埠桥镇紫潭村孙家湾,乡贤孙茂祥组织大家重建了公益讲堂,界定了乡村红白喜事随礼标准、优秀农民工评选条件等,利用大型节假日给乡亲们讲村规民约,湾里好人好事。
“13个村有10个村实现一村一品。”桂花镇党委书记李子牛说,镇里有中秋文化、楚剧(高升和盘源)、舞龙、舞狮等民间活动,也有咸宁山歌、传统锣鼓、红色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相互辉映。
咸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镇权说,“一五一十”工程让咸安的文化舞起来、动起来,文明乡风亮出来。
汀泗桥镇各村活跃着一批乡土艺人,他们或自发、或受邀,在村头巷尾进行着以演唱地花戏、采莲船、玩龙灯、拉二胡等为主的民间传统表演;大幕乡高腔戏、桂花镇舞龙舞狮闹新春、马桥镇龙舟赛、永安办事处体育运动会、官埠桥镇“三关爱”文艺演出;横沟桥镇一年一度广场舞大赛、少儿剪纸大赛,每两年一次农民诗书画比赛等……
此外,咸安区各乡镇相继成立“鼓乐协会”、“舞蹈协会”、“体育协会”、“诗书画协会”等文体协会组织,活动队伍增加到390多支,队员增至7000余人。全区举办两届“文化力量·民间精彩”——“万名嫦娥舞香城”群众广场舞展演活动,盛况空前。
“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舞台搭起来
21日傍晚,在汀泗桥镇赤岗村文化广场上,打太极拳的、练太极剑的,跳广场舞的,在体育器材上锻炼身体的……一波又一波热爱运动和文艺的村民们,把一个乡村广场吵得热闹非凡。
“每天吃完晚饭就出来跳广场舞,身体好多了,再也没去打牌了”。村民成家先笑道,村里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广场、配齐了体育锻炼器材、音响设备、文化长廊等,村民文化活动有地方去了。
随着9月份第二批次的官埠、奶牛场、贺胜等6个乡镇54个村文化配套设施的验收,咸安区实现125个村,村村共享有文化设施的新局面。
2015年到2017年,咸安整合近1000万元资金,新建或改扩建乡镇、村文化站、文化室153个。在镇级建设主要是“一站一场”即综合文化站、文体广场。村级建设突出“九个一”即一间电子阅览室、一间图书室(农家书屋)、一间多功能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简易舞台、一批文化设备、一套体育健身器材、一组文化墙、一支文艺队伍。户级建设围绕“一户一屋”: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
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咸安区围绕“一镇一品”,打造乡镇文化建设品牌,围绕“特色文化村”,打造村级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及节日文化。
横沟桥镇的“农民诗社”、孙祠村、诗歌朗诵比赛、高桥镇“高桥锣鼓”、汀泗桥镇的“地花戏”、长寿村的“字画、剪纸”、星星村的“盆鼓”,双溪桥镇的“双溪喇叭锣”、大幕乡的樱花景观游和东源村民俗景观带,双垅村的“农民图书室”、桃花尖村的“高腔戏”、泉山口村的“打花鞭”、金鸡山村的“打花棍”、双溪村的“十样锦”、陈祠村的门球、太极拳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地方品味高、传统特色明显,吸引广大村民加入,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文化根脉”坚守:文艺精品推出来
咸安区是文物大区,有4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9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个市区文物保护单位。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与现代对话,让文物与旅游对接,咸安做足了文章。
孙郭胡城址、沈鸿宾故居、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垅口冯、刘家桥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嫦娥文化之乡”和“中国中秋习俗传承基地”在咸安挂牌。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向阳湖名人旧址,26幢古屋修旧如旧,新做的向阳湖名人博物馆即将建成开馆,成为向阳湖又一新的旅游景点。
除此之外,咸安区争取专项资金,对沈鸿宾故居、北伐汀泗桥战役烈士陵园、笔锋塔、三一八丛葬坑陈列馆、“刘家桥”古民居等6处重点文物进行修缮,这些文物,正成为旅游发展中一颗颗闪亮的明珠。
同时,近几年来,咸安艺术精品层出不穷:由涂安行编著的《谁不说俺家乡好—鄂南明珠咸安》一书由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由咸安区摄影家协会编著的图册《2016年咸安摄协作品集》正式出版。完成了微电影《钱瑛回乡》;完成了陈敬黎编著的长篇小说《汀泗桥》,2017年7月28日在汀泗桥举行了首发式;出版了由陈大银编著的《咸宁话》一书。由吴裕舜组稿编撰的《向阳湖文化名人丛书》,目前已组稿完毕,计划于2017年底出版。刘汉华在第12届《德艺双馨》中国文艺展示活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戏曲成年组金奖和中国艺术家协会“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章。《寻娇十八载四乡流浪》,荣获“第六届湖北省楚剧艺术节”表演三等奖。
在咸安,高雅的“阳春白雪”文化与民俗的“下里巴人”文化正星辉互耀,各显风流。“文化+”发展战略,正将咸安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唱响文化主旋律,推动经济发展新篇章。
(咸宁日报记者 盛勇 特约记者 胡剑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香城泉都名副其实——全国百家网媒老总盛赞咸宁
下一篇:
用大爱点亮希望——记省人大代表、湖北瀛通集团董事长黄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