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通讯员 刘志杰
改革,当今时代的最强音。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出改革“组合拳”,关键环节和主要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全省评审第一名成功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
在全国首创精准扶贫补充医保;
湖北瀛通通讯获首届湖北改革奖;
探索建立干部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机制……
一场场深刻的改革大戏正在鄂南大地上演,成为咸宁激发内生新动能、加快绿色崛起的不懈追求。
省委书记蒋超良到我市调研时评价:“咸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抓得很好,各项改革工作推进很有力。”
试点项目——试出经验、走在前列
在赤壁市赤壁古战场景区门口,一间办公室挂着3个牌子:赤壁旅游第一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分局,不少游客都会好奇的瞅一眼。
“看见有这3个单位在这里,我觉得景区挺正规,可以放心游玩购物。”游客黄雯说。
为何在这里设这样的一个机构?这是我市推进全国首批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1+3+N”旅游体制改革。
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1”,就是各级成立综合性旅游管理机构即旅游发展委员会,由旅游部门牵头,联动相关多部门共同推进旅游工作;“3”是设立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及旅游警察,多部门联动服务和监管旅游,告别“小部门大职能”的尴尬局面。
敢于先行先试,我市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结出硕果:在全域旅游管理体制上,赤壁市、通山县完成了“局”改“委”工作;在简政放权上,完成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在门票价格管理上,执行景区旅游门票价格管理新方案……
今年10月28日,一个健康养老“巨无霸”项目在咸宁横空出世。当天,向阳湖康养特色文化小镇项目签约,国龄智能养老产业投资(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将陆续投资100亿元,把向阳湖打造成健康养老旅游目的地。
不独向阳湖康养小镇,全省首家养生小镇“江南里”也在咸宁落户,陆水林场森林康养基地、通城托老康复中心等一批健康养老项目扎堆咸宁,康养服务正成为香城泉都新名片。
作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我市探索推行合作医、医融养、养办医、医入户等多种医养结合模式,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相关做法被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领导充分肯定。
今年9月,经专家组技术评估,咸宁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验收。2013年,我市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市。按“一区两廊三带五片”布局,完成了53个试点项目、12个重点示范工程、35项试点指标建设任务。
如今,在咸宁,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护水、用水、管理和意识文明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自然”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市民交口称赞。
国家试点试出经验,省级试点试出成效。2017年,全省全域旅游、全省银行业支持精准扶贫脱贫、全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农村教学点网校建设等多个改革现场会先后在咸宁召开。
规定动作——落实落细、干出成效
今年4月13日,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我市首家上市企业。10月16日,首届湖北改革奖在武汉颁奖,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获奖,成为我市唯一获奖企业。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市甄选出100家优质上市后备企业,给予全方位、多渠道的支持,有力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日,国家科技部网站发布消息:经审核,全国共29个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其中,湖北三地入选, 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榜上有名。
咸宁具有良好的机电产业发展基础,拥有一批老牌电机企业,产值占咸宁市工业企业产值的30%以上,但咸宁机电产业高产能、高投入、密人力、低科技的现象普遍存在,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市成立智能机电产业技术联盟,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改革为引擎,不仅改变着工业结构,也转变着传统农业基因。
咸宁盛产楠竹,过去竹子砍下来做筷子,如今巨宁集团创新研发出竹制车厢底板以代替钢板,一根竹子价值由十几元摇身变为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茶企围绕品质做文章,部分茶叶质量达到欧盟进口标准。川字牌、羊楼洞、赵李桥、洞庄……不同品牌群芳争艳,助推茶叶产业迅速壮大。
今年8月1日起,我市在"五证合一"基础上,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整合了27项证照,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即: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只需填写一份表格、提交一套资料、向工商一个部门提出申请,工商部门3日内发放营业执照,企业无需多头跑路。
"感谢党的好政策,我老伴住院花了5729.99元,我只交767元,这个钱我们负担得起。"68岁的汪继如谢声连连。10月11日上午,在咸安区人民医院住院部精准扶贫一站式报销窗口,汪继如正为老伴万德英办理出院手续,接到工作人员递来的现金,他高兴不已。
当日,咸宁市精准扶贫补充医疗保险赔付正式开启,万德英老人成为我市补充医保赔付第一人。我市在全国首创精准扶贫补充医保,在全省首家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结算系统同步上线运行,是全省唯一实施“三位一体”“一票制结算”的市州,也是全省唯一对精准扶贫对象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给予报销的市州。
特色动作——大胆创新、亮点纷呈
12月4日下午,我市5405个党支部、13.7万名党员迎来每月一次雷打不动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在咸宁,“支部主题党日”每月开展一次。在按月交纳党费、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诵读党章、开展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各党支部还自选特色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确保“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支部主题党日发源咸宁、成型湖北、推广全国。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强调要全国“推广党支部主题党日”。
贺胜金融小镇也是我市改革的“特色动作”。近年来,咸宁市抢抓金融补链机遇,将全省首个一站一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贺胜桥镇打造成一个以基金为主导的特色金融小镇,贺胜金融小镇成为湖北首个金融小镇。
走进贺胜金融小镇的写字楼,“华中私募梦工场”的铭牌赫然映入眼帘。截至12月12日,贺胜金融小镇已落户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180多家,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
通过基金招商,我市已经引进4个工业项目,1个互联网公司总部,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省级投融资平台落户咸宁,投资额度达11亿元。
因特而立,因特而兴。嘉鱼县官桥镇依托田野集团打造全国新材料特色小镇,吸引5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上千名大学毕业生来此创业就业。
今年9月21日,武汉光谷联交所咸宁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开业成立,全面承接股权托管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多项创新业务。据悉,全市11个林业碳汇项目涉及森林面积447万亩,每年可产生碳汇交易总收益4972万元。
凭借生态资源禀赋,我市高位谋划两条百余公里“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的绿色崛起战略,串联起大健康、水生态修复、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农业等示范区,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特色小镇、新型社区、精准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咸宁成功获评“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
……
改革未有穷期,咸宁仍在路上。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
鼓点急促,号角声催。咸宁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一路向前!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习近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下一篇:
赤壁产学研结合助转型发展 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