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明助 通讯员 童焕欢
编者按:
从去年6月中旬开始,以“小黄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陆续进驻咸宁市场。
截至目前,摩拜、ofo、哈罗三家企业,已在我市总计投放了11000辆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从诞生之日起,就不乏话题热度。共享单车,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
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3日、14日,周末双休,“咸宁蓝”刷爆朋友圈。
咸宁职院大二学生刘佳宇和室友们走出校园,扫码解锁,骑上“小黄车”,绕南外环、东外环再到咸宁大道,把沿途好看好玩的地方,逛了个够。
没有共享单车之前,刘佳宇和同学们周末骑行出游,需要在校门口附近的路边摊上租自行车。押金一两百元不等,租金10元左右一天。
“共享单车高大上,路边租车已经是过去式了。”刘佳宇和室友们连连为共享单车“点赞”:
共享单车设计新潮,智能快捷,扫个二维码就可搞定。不仅经济实惠,而且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家住天洁国际城的刘先生,是“小黄车”的忠实用户。
刘先生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上班,上下班时间正好是人流高峰期,挤公交车着实不便,开私家车既容易赶上堵车,也不时为找不到停车位发愁。
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刘先生带来了惊喜。
“非常方便,再也不用为堵车和抢车位着急了。”刘先生说,骑共享单车上下班,省了油费不说,还顺带锻炼了身体,一举多得。
去年7月1日,一场由摩拜单车和碧桂园物业联合发起的绿色骑行活动,受到市民热烈追捧。一千多市民报名参加,“低碳生活,绿色骑行”,成为市民出行新时尚。
摩拜单车咸宁区域负责人童俊告诉记者,共享单车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在缓解交通拥堵,倡导绿色出行方面,作用明显。
“作为共享经济的产物,共享单车向市民传递着绿色、共享、分享、文明等理念。引导、利用好共享单车,在促进城市开放包容、展现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等方面,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不愧是我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湖北科技学院胡俊超教授坦言。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记者走村巷】坳上新风扑面来
下一篇:
咸宁建筑业总产值连续4年破百亿 年均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