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朱哲、见习记者谭昌强、通讯员付强报道:17日, 记者在崇阳县路口镇桥边村混交林基地看到,漫山遍野的新苗生发出勃勃生机。
去年底,该村一条30余公里长、5米宽的林间作业道修通,该县林业局引进铭秀绿化公司,将村周边1.2万亩荒山改造成混交林基地。目前已栽种油茶、枫香、女贞、杉树苗等近万亩。
高山土层贫瘠,交通不便,造林存活率低,向来是绿化难啃的“硬骨头”。崇阳引进专业的绿化公司、专业合作社和个人造林,让“老大难”不再难。全省日前在崇阳召开精准灭荒工程现场推进会,推广学习崇阳经验。
崇阳是我市“精准灭荒”行动的一个缩影。
去年11月底,我市开始谋划精准灭荒,并将其列为今年六大重点工程之一,要求各地结合精准灭荒行动,深入实施“双5”(5年内森林覆盖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各提高5%)工程,并印发行动方案,拟3年内灭荒造林45万亩。
为解决投入不足这一难题,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精准灭荒,各县市区也相继出台奖补政策。同时,积极整合发改、国土、交通、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等资金向精准灭荒倾斜。
同时,积极引导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造林,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灭荒主体多元化。目前,全市已有276个专业大户、128支专业队伍、47家公司、65个专业合作组织投身精准灭荒行动。
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各地找准精准灭荒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美丽咸宁建设的结合点,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公司抚育管理3年,验收成活率达到85%后,整体移交给荒山权属所有者。”铭秀绿化公司负责人陈立明说,基地可吸纳8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未来将带动农户增收600万元以上。
精心谋划,科学灭荒,大大推进了灭荒进度。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整地15.5万亩、造林11.6万亩,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0%和75%。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下一篇:
曾国平调研"211"工程重点项目要求进企业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