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构建高质量发展空间 咸宁实施北部空间计划解读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5-15 13:07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通讯员 邵力

  4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研城市北部空间建设情况。

  14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听取《咸宁市北部空间概念性总体规划》等三大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时隔不到十日,咸宁市主要领导两次围绕北部空间开展调研座谈,足以见北部空间举足轻重的地位。

  向北发展是咸宁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市五次党代会作出“实施北部空间计划,推动城市北拓东进,构建‘武咸同城、拥湖面江、一主多元’的都市区空间格局,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战略部署。

  可以说,实施北部空间计划,既连中央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的“天线”,又接咸宁发展特色、发展优势、发展实际的“地气”。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灿 摄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

  “北部空间”是市委市政府围绕“十三五”所规划的未来战略发展的重要区域,必须有战略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的规划。

  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我市规划部门邀请了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团队编制了《咸宁市北部新区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暨重点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

  《规划》计划通过四大创新发展战略引领新城规划建设:

  战略一——修复连续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生命共同体

  《规划》以“生态基础设施”与“逆向规划”为核心理念,优先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通过构建雨洪、水质、地质、生物等关键生态过程的生态安全格局,形成“一轴多廊两带五片”的鱼骨状生态结构。

  战略二一一打造绿色创新的产业系统,构建绿色增长极

  基于中国的逆城市化和乡村振兴大潮,以“新上山下乡运动”和“雁归经济”为核心理念,响应返乡人群需求,错位周边地区发展具有北部新区特色的绿色产业。

  战略三一一构建复合高效的交通系统,打造便捷交通网

  引入“慢城”概念,提倡以自行车、步行为主导,构建外部通畅,内部高效“人性化”复合交通网络。布局一环加多轴,四大主题功能的绿道网络,承载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绿道体系。

  战略四——倡导城乡共融的建设模式,实现新型城镇化

  《规划》响应党中央关于“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的号召,结合国家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战略,提倡建设用地的紧凑布局,和对土地进行混合使用。

  

  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城市健康发展的基础。

  预计总投资300亿元的超大型旅游康养项目——“落雁湖·未来城”落子咸宁。5月8日,咸宁市政府与云南城投集团、成都环球世纪会展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项目投资协议。

  该项目初步选址北部空间。项目建成后将包含文旅项目群、国际会议中心、旅游小镇、度假酒店、雅致民宿、国际医疗中心、康养、生态住宅等业态。按照“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求,投资方拟将该项目打造成绿色、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典范,华中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康养文化旅游胜地。

  4月28日上午,位于咸宁梓山湖蜜月湾的玫瑰园景区浪漫开园。该玫瑰园以“爱情”为主题,占地总面积17.6公顷,现有树状、古桩、大花、藤本、丰花、地被、微型、切花等玫瑰品种500余个,融合了欧式园林理念和东方生态神韵,融情于景、融景于情、情景交融,是集观光旅游、婚纱摄影、节庆活动于一体的浪漫情园。

  9年前,咸宁市政府与联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将梓山湖新城定位为武汉城市圈“两型”健康产业示范区、咸宁北部空间卫星城,着力打造咸宁旅游的文化新名片。

  走进大洲湖生态示范区PPP项目建设现场,中建三局建设者正在加快推进项目。

  大洲湖紧邻我市西北两条区域发展带和主城区北部新城交界处,是全市北部的生态屏障和形象展示名片,具有桂香文化、温泉文化、楠竹文化、水文化等多项本地文化资源。大洲湖生态示范区PPP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市政基础设施、骨架路网、水利工程、湖泊湿地等,目标是打造公园城市支撑点,绿色发展示范区,为2020看咸宁贡献力量。

  步入北部空间,项目落子如飞、纷至沓来。绿地集团进驻、原乡小镇、江南里、际华园等一批绿色项目加快推进……

  

  根据《咸宁市北部空间概念性总体规划》,北部空间将对标河北雄安新区,以北部新区“田园特色”为基础,引入“国际慢城”概念,总体定位为“慢享田园,生态新城”。

  坚持生态优先、创新驱动、绿色崛起战略,着力保护优美生态环境、发展绿色高新产业、构建便捷高效交通、建设城乡共融新城。

  以完善区域功能、服务城市为目的,采取四大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城乡共融。即点状开发,一村一品,通过拼贴的方法盘活带动乡村振兴;带状开发,沟谷经济,通过休闲农业带动乡村振兴;组团开发,窄路密网,通过功能复合的小街区促进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协同开发,通过文旅康养产业的集聚协同开发促进城乡共融。最终总体呈现一轴、一核、两片、一带、两翼、多点的结构。

  着力构建“生态生活圈”,即500米见园、1000米可达城市公园或体育公园、3000米可达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规划建设5个一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主题公园)、5个二级公园(体育公园、城市公园)、20个以上的社区游园,将北部空间打造为公园城市建设典范。

  通过布局一环加多轴,四大主题功能的绿道网络,由绿道串联各个生态公园,形成与机动车空间隔离,承载市民健身、休闲、娱乐功能,城乡一体、区域联动的绿道体系。

  在产业准入,优先引进绿色、创新型项目和文旅项目。构建以田园为特色,以休闲农业、健康养生、旅游度假、创意研发为主导产业的绿色增长极。布局综合服务、田园创智、农业休闲、生态度假、康养文旅五大产业组团,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城镇产业和现代绿色产业体系。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不久,一个集绿色生态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标杆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习近平:促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
下一篇: 咸宁市领导走访青岛湖北商会 推介地域特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