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记者走村巷】峡山有船出远方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8-05-28 08:37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黎志远 徐功频

  20000平方米厂房,一艘艘军绿色的船只整齐摆放……20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崇阳县白霓镇石山村的湖北天之诚玻璃钢制品公司时,工人们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不停,车间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

  公司负责人黄灿是是一名复员军人。 2013年5月,黄灿回家度假,与战友在崇阳浪口三特景区游玩时,看到河里有小渔船、旅游船不是铁制的,就是木制的。

  “铁船容易生锈、木船使用寿命短,玻璃钢耐腐、隔热、隔潮,如果用玻璃钢制造小型船,市场前景一定看好。” 黄灿由此发现了商机,决定创办一间造船厂,用玻璃钢制船。

  万事开头难,创业的资金、场地等都没着落。听闻此事,当地村干部主动上门联系黄灿,把原峡山小学校舍租赁给他。没有资金,父母把黄灿的10万元退役补贴金退还给他,亲戚朋友也纷纷向黄灿伸出了援助之手。经过几个月的攻关,黄灿终于成功生产出第一条玻璃钢渔船……

  经过近5年的打拼,公司目前已经拥有350多万元资产,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复员军人,有责任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黄灿说,玻璃钢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年龄大的、女性都可以胜任。如今公司共有18名员工,其中5人是贫困户,2人是低保户。

  今年63岁童中桃是大市村一组贫困户。前几年,老伴治病欠了不少债,最终人财两空,90多岁的公公婆婆也需要她照料,生活十分困难。黄灿得知后,就把她安排在公司做些轻松活儿,免费提供午餐,每月工资也有2000多元。童中桃的生活有了保障。

  “公司目前在外设有9个销售点,产品主要销往咸安、赤壁、武汉、岳阳、鄂州等地。我们计划到2020年,各类船只、竹筏年产量达到6000艘……”谈起发展规划时,黄灿英俊的脸庞尽显自信和刚毅。

编辑:Thierry

上一篇: 习近平向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下一篇: 咸宁市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 强化责任担当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