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昌宗 特约记者 谢燕子 通讯员 汪中昌
图为周明炎被评为全国劳模(资料图片)
草木含悲,细雨如泣。
6月9日清晨,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
一面鲜红的党旗,陪伴联乐集团创始人周明炎,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倾注着周明炎无尽心血的四邑乡贤文化广场,人头攒动,数千人自发赶来送别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
6月7日中午13时30分,怀着对未竟事业的留恋不舍,周明炎因病医治无效,停止了心跳,享年77岁。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富而思进,回报社会。”当地干部群众说,这是周明炎人生的真实写照。
“我办企业有瘾”
成功从来只会垂青不断奋斗的人,周明炎即是如此。
上世纪80年代初搞村办企业时,右臂卷入轧棉机手掌被轧断致残,他坚定地对旁人说,只要脑壳不搞掉,总有活命的办法。
独臂闯荡商海。1988年,他顶着“断了一只手还要瞎搞”的质疑,抵押全部家产租赁承包一家亏损殆尽的镇办床具厂,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
勇立改革潮头。1993年,他自筹资金一次性买断床具厂,改制为民营企业。此举在当时不亚于平地惊雷,至今仍被视为历史性创举。随后,一路高歌猛进,联乐集团应运而生。
铸就行业标杆。经过20余年拼搏进取,联乐集团发展为固定资产10亿元、在职员工1200余人、高级软体床具及系列家具畅销海内外的龙头企业。
……
更多人看到的,是联乐集团的辉煌风采;周明炎为之付出的智慧与血汗,却很少被他提及。
创办联乐家具厂之初,周明炎既当老板,又当技术员,还当业务员。
白天他跑市场搞销售,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在街边小店吃盒饭。晚上回到厂里,他便一头钻到车间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开发新产品,通宵达旦是常事。
凭着不服输的钻劲,周明炎成了“专家”:一张床垫花多少成本,需要多少面料,多少弹簧,每个弹簧、每张床垫各有多重,他都了如指掌。
联乐家具厂新产品研发出来了,但毫无名气,销售阻滞。周明炎请来记者,开着压路机从席梦思床垫上压过,床垫弹簧完好如初。
媒体报道后,联乐席梦思名声大振,订单飞至沓来,产业范围不断拓展,“好人好梦·联乐一生”的宣传语传遍大江南北。
周明炎绝不满足于一时的成功。他在行业中率先提出了“视质量为生命,以品牌为旗帜”的经营理念。他先后耗巨资从发达国家全套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软体家具生产流水线,高薪聘请专家人才,按照国际标准组建了产品设计、研制、开发中心,严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生产。
2001年,联乐集团在武汉投资2亿余元兴建联乐工业园,依托省会城市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事业蒸蒸日上,积劳成疾的阴影接踵而至。摘掉一个肾,心脏动大手术,切除胆囊……2014年底,周明炎因肝癌切除了半块肝,很多人都劝他好好休息一下。
厄运从未绊住周明炎的脚步。每次从手术室出来后不久,周明炎就一头扎进了企业。
“我办企业有瘾”,这话,周明炎常挂在嘴边。
近年来,虽然集团业务已经交由年富力强的下一代打理,但周明炎仍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出谋划策,为联乐集团的发展殚精竭虑。
“身上‘零件’坏了不少,但活一天,就要干一天,这样的生命才有价值”。
这句话,周明炎掷地有声!
“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
一路走来,周明炎相继被评为全国乡镇优秀企业家、全国劳模、省残疾人十杰自强模范……
2014年5月,周明炎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与他亲切握手。
70岁那年,在“荆楚楷模——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颁奖晚会现场,周明炎说了这样一番发自肺腑的话:我虽然只有一只手,一个肾,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为党和人民做贡献。
面对这位花甲之年共产党员的赤胆忠诚,全场掌声雷动。
周明炎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因为家境凄寒,靠同样拮据的乡邻东家一把米、西家一碗饭接济才得以度过苦难童年。
解放后,周明炎过上了好日子,不再挨饿受冻,还考上了北京邮电学院,沐浴着党的阳光幸福成长。
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周明炎从躲躲闪闪做生意到光明正大办企业,把联乐集团做得红红火火。
周明炎常说,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自己能有一些作为和成绩,家乡水土和家乡人民养育了他,更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造就了他,党和人民的恩情,一辈子也报不完。
联乐集团(嘉鱼)党支部书记周旭华说,周明炎在集团党员大会上提及最多的就是“办企业不光是为了自己致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重要的是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1998年,嘉鱼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一时危言四起。联乐集团当时固定资产已近亿元,是潘家湾镇最大的企业,如果联乐异动,数十家企业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作为企业家,周明炎深知企业资产安危的重要性,但作为一名党员,他更考虑到防汛大局稳定性。
周明炎及时召开全员大会,要求职工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服从统一指挥。他一手抓抗洪,在公司组织青年突击队参加一线抢险;一手抓抗灾,加强资产设备固定工作。同时,还捐款捐物近60万元。
汶川地震捐款30万元;玉树地震捐款10万元;向红十字会捐款20万元……为当地修路、通自来水、盖学校等公益性事业,周明炎累计捐款700余万元。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周明炎虽然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但他主动捐资15万元,为帮扶对象杨氏残疾兄弟建起了楼房,经周明炎帮扶而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农民有200多户。
此外,周明炎还默默资助了50多名寒门学子上大学,抚养了2名孤儿,赡养了1名孤寡老人。
对联乐集团的职工,周明炎一样关心有加。在创业早期时,公司职工周涛的小孩生病动手术,周明炎揣着1.3万元送到了医院,得知周涛家庭困难,还帮他偿还了1万元的债务。
对家乡建设和群众帮扶,周明炎总是慷慨解囊,而对于自己,用他身边工作人员的话来说就是有些“抠门”了。
常年患有哮喘的周明炎一咳嗽就需要纸巾,在外面餐馆吃饭多拿一包纸巾,周明炎都要算账:“这里纸巾2块钱一包,外面副食店只要1块钱,等下去外面买吧。”
周明炎一直用的是三四百元钱的手机,按键镀膜都磨掉了。有人劝他换个好手机用着更方便,周明炎回答:对我来说手机能打电话就行,没必要多花那个冤枉钱。
“只要人家说共产党好,我就死而无憾”
不忘初心,不忘本。这是周明炎的人生信条。
2011年,时年70岁的周明炎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拿出8000万元资金“兜底”,加上群众自筹和国家配套资金,新建、改造农民房屋480户,建设四邑新村。
当时,集团已由下一代接过接力棒,发展势态良好。花甲之年的周明炎肩上担子轻了许多。
周明炎非但没有去安享含饴弄孙的幸福晚年,而是执意开始了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创业”。
有没有阻力?也有。毕竟8000万元不是小数目。
但周明炎绝非心血来潮,他认准的事就要干到底。
周明炎说,我们的钱币之所以叫人民币,是意味着财富属于人民,不能都归于个人,投资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不忘恩,不忘本。
2013年10月,首批178户村民喜气洋洋集体搬进了新建别墅。
村民游大明仍记得当天的场景:“我家只出了11万块钱,分到了两栋楼,两个儿子一人一栋,房前有晒谷场,房后有小院,公园、广场我们这里都有,比住在城里舒服多了”。
在四邑新村,水、电、路、网络、天然气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修建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家超市、村医疗室、文化广场等便民工程。村民提及周明炎无不竖起大拇指。
帮助村民住上新房子的心愿逐步达成,周明炎又忙着按“建设一个新村,建成五大基地”的规划要求,用自己在商海打拼积累的人脉牵线搭桥,引驻企业助力发展四邑新村。
浙江、武汉等地企业先后累计投资1亿余元承建了2300亩苗木基地、500亩花卉基地、万亩竹柳基地。同时,按照“客商+农户”的模式建设500亩现代科技农业基地。联乐集团也再度出手,投资2800万元新建现代农村旅游基地。
目前,这五大基地基本建成,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近500个。
村民赵云西在村办企业上班,每个月有6000余元工资;村民张联红以前侍弄12亩地一年收入万把块钱,到企业后表现优秀已经提升为高管,一年收入10多万。
四邑村村干部介绍,目前全村人均收入近3万元,村民生活条件好了,精神文明建设也上了台阶。村里的腰鼓队、舞龙队如今已经在嘉鱼很有名气。四邑村农家书屋还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
四邑村腰鼓队长陈从环告诉记者,如今在四邑村,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参加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作息规律。
如今的四邑村,已经是咸宁市十大美丽村庄之一、湖北省宜居村庄。
目睹着四邑村的可喜变化,去年,周明炎又提出新的发展理念:要把四邑村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科技农业旅游新村,要让四邑村的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
周明炎说,新农村建设就是为乡亲邻里做实事,只要人家得到实惠,说共产党好,我就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了。
“周老生前反复叮嘱我,让我一定要完成他的心愿,发展旅游事业,带领四邑走得更远、更好。”四邑新村书记周炳兰说,全村人都会为这个梦想继续努力。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学习会 王远鹤讲授党课
下一篇:
留足生态空间——访咸宁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