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到2020年,基本构建全域旅游的联动体制机制,形成规划布局科学、产品供给丰富、公共服务完善、市场秩序良好、综合环境优美的全域旅游体系,基本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高质量全域旅游‘咸宁样板’”。
日前,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目标。
就咸宁而言,全域旅游主要体现在全域通盘谋划、全资源开发、全产业融合、全社会参与。那么,如何打造全域旅游的咸宁样板?
旅游格局更加完善
咸宁的旅游似乎在一夜之间井喷,一时吸引了无数目光的关注。
今年以来,大洲湖湿地生态示范区、梓山湖·江南里、梓山湖·蜜月湾、梓山湖·绿地悦水湾、际华冰雪体育小镇、金融信息港、相山书院景区、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白水畈田园综合体、131军旅小镇景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大幕山东源花谷景区……这些绿色项目陆续启动,并将于2020年全部建成。
市旅游委主任郑华成说,在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上,重点围绕我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实施“一核两翼四极四带”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着力发展大旅游产业,加快推进“一城十区二十景”、“五个城市创建”、“五彩咸宁”等建设,推动旅游全域化建设。
目前,我市正在科学编制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以旅游全域规划引领产业布局、产品定位、要素配置。
“下一步,将对全市区域发展新空间进行系统规划,统筹做好点、线、面结合文章,打破区域分割、行业壁垒,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形成拳头产品。”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郑华成介绍,为做大旅游产业蛋糕,我市正在全力推进大项目招商建设,重点引进一批实力强、影响大、创新型投资商和运营商,投资运营主题特色鲜明、综合效益突出、带动作用强劲的高品质旅游项目。“将重点推进一批‘十亿级’‘百亿级’旅游项目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旅游投资突破千亿元。”
旅游融合更加深入
5月17日,市水务局正式发文,制定实施方案,要求推进全域旅游与水利行业融合发展。
这是我市加快旅游和其他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
在日前出台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产业融合更加充分,全域全业深度融合格局形成,到2020年让“旅游+”和“+旅游”全面融入农业、工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商贸、健康、教育等领域。
不仅如此,我市在推进“旅游+”“+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还制定了详细的“菜单”:
推进“旅游+农业、林业和水利”,建设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点、农业庄园、森林人家、水利风景区等。
推进“旅游+城镇化、工业化和商贸”,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工业旅游景区(示范点)、特色旅游商业街区等。
推进“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建设一批科技主题乐园、研学旅游基地、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项目)、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
推进“旅游+交通、环保和国土”,建设一批风景道、休闲绿道、旅游示范公路、自驾车房车营地、生态旅游示范区、地质旅游景区。
旅游品质更加优化
“到2020年新增1家国家5A级景区、3家省级及以上旅游度假区、5家省级及以上生态旅游示范区,三星级以上饭店达到50家,打造精品主题酒店20家、精品民宿50家,3A级以上旅行社30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00个,建成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开发一批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市旅游委副主任王白石说。
《实施意见》中就推进旅游高品质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王白石说,为实现旅游品质更加优化,我市将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推进旅游的机制,创新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重点提升生态健康度假、多彩文化体验、山水生态休闲、乡村农业休闲四大主导产品。加快培育工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休闲购物旅游、养老养生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房车自驾车旅游等新兴产品。
同时,加快旅游提档升级,集中推出和提升改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推进三国赤壁古战场、九宫山5A创建力度,重点开发一日游、二日游及多日游旅游产品线路,深入推广咸宁小精灵“经典6+1”精品旅游线路。
此外,加快创建一批旅游度假区、特色小镇、旅游风情小镇、田园综合体,加快发展一批旅游名镇、名村、名街,支持发展主题文化酒店、精品民宿、特色客栈、房车自驾车营地等多层次、多类型住宿设施,创新旅游商品、旅游娱乐、旅游餐饮特色化发展,引领和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旅游品牌更加鲜明
市旅游委副主任郑丽年告诉记者,在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我市旅游品牌形象将更加鲜明。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应国际、国内需求,彰显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产品和合作平台,成功打响“桂月、三国赤壁、万里茶道源头”三大世界级文化品牌,“香城泉都、温馨咸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极大提升和彰显。
为此,《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大品牌营销战略。积极推动多层次、大范围的区域旅游合作,主动融入大武汉,加快与“中三角”、武汉城市圈、“岳九咸”、“通平修”次区域以及高铁沿线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的区域旅游合作新机制。
持续实施“南下北上、东扩西进、中部支撑、国内拓展、国际突破”的市场营销战略,制作一批具有强大冲击力和市场感召力的全域旅游形象标识、宣传语和宣传片,强化城市营销、智慧营销、活动营销、线路营销、情感营销,探索网站、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APP等“五位一体”旅游营销模式。
注重公共品牌营销,重点推进温泉、桂月、三国赤壁、万里茶道源头等重大旅游品牌塑造推广。拓宽“全时、全景、全域、全媒体”的营销思维,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四季有产品。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召开城区房地产市场及棚户区改造调研座谈会
下一篇:
习近平: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