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朱亚平 特约记者 孔帆升 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
天刚蒙蒙亮,徐桂梅老人便拎着一壶茶,蹒跚着出了门。
她来到离家200米远的一座桥头,将茶水缓缓倒入旁边的一个茶桶中。
这茶,是给过往的素不相识的路人喝的。
一件事,做30年……
通山北部山区。
晶亮的厦铺河水,仿佛大山的初乳。那是这个星球上最纯净的汁液。
藕塘村和金山村,因一河之隔,两岸人出行难。
2009年,政府出资修建一座铁索桥。
徐桂梅老人心里嘀咕:修桥布路,大家都得了方便,村里人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我咋办呢。
其时,她家里有9口人吃饭,实在是拿不出来余钱剩米“凑份子”。
怎么“尽点心”啊?
就农村习俗,烧茶送水吧。
修桥时,她自己上山采野菊、丁香、春楿、金银花等,烧制凉茶,将家里的茶缸、茶杯摆在了桥头。
徐桂梅天天烧一大壶茶,送到工地。施工的人喝,过路的人也喝。有时一壶不够两壶,两壶不够三壶……
不曾想,这一碗茶的温暖和清凉,让很多素不相识的路人都递来了感激的目光。
这目光让老人心安和满足。桥建好了,老人索性将茶桶茶杯留在了桥上,加一把大伞,撑起了一个“永久牌”的茶摊。
河水潺潺,岁月流轮。
徐桂梅老了,加上她上山采茶时脚踝受伤留下了后遗症,确实有些挪不动了,送茶的事,也曾想搁置作罢。
2014年8月,扶贫队进村入户,给生活困难的徐桂梅办了低保。
不想,这一件事让徐桂梅晚上都睡不着:“政府对我这么照顾,自己做了就一点烧茶倒水的事,要是搁落不干了,人家怎么说呢?”老人觉得,这退堂鼓打不得!
山上河边,又出现老人蹒跚的身影。
她执着的劲头更是有增无减。每年清明前后就上山,把一年的茶叶备齐,再挖些中药,配着茶叶一起烧制凉茶。
徐桂梅先是把脸盆架当成茶桶架,雨雪浸泡烂掉后,换成专用木架子,后来也烂了,再换。水壶也不知烧坏多少个。
茶架茶具换了一茬又一茬,她也已从60岁,变成90岁……
一首歌,唱了30年……
“石湾有个老妈妈,思想品德真不差;桥头烧了一缸茶,路人喝了都念她……”
该村三组80岁老人梁云娣为徐桂梅作了一首山歌,在当地广为流传。
人说“好事不出屋”,徐桂梅这“小事一桩”还是在十乡八里传开了。
今年30多岁的徐德煌是藕塘村4组村民,曾经为养家糊口,和村民们在金山村湾里以采竹为生,过桥绕路,一天几趟,都要喝老人的茶。
徐秋凤是1989年嫁到村里的媳妇,开始以为这些都是传闻,但当她每天早上都准时看到这位白发婆婆,拎着大水壶一瘸一拐往桥上走时,这才相信了。徐秋凤也每每想上前帮一把,婆婆总说不用了,一点小事,不必拖累更多的人。
徐桂梅的孙媳妇,对于徐婆婆每天送茶的事“自叹不如”:“搞一次两次可以,搞三番五次可以,搞一季两月也可以,搞几十年,我有点难。”
不光送茶送水,村里哪家有难有困,徐桂梅就出现在哪家。她一把年纪,还帮村民们看孩子、做家务。村子里只要有人办黑白喜事,徐婆婆总是第一个获知信息,第一个到场搭把手,扫地做饭,忙前忙后,把别人家里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张罗。
看来,老人的心不是一壶茶水那点子容量。
村里人给她编的那首歌,又有了续篇:“八十多岁真贤良,村庄有事都帮忙;百岁长寿又健康,子子孙孙永传扬……”
一缸茶,留香30年……
茶水婆婆的事迹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一波波反响和热评。
县扶贫工作组组长夏八喜说,他在走村入户时发现了徐婆婆的茶亭,一问才知道,老人的茶事在厦铺镇早已家喻户晓。
“一位老人不掺杂任何利益,自身还是贫困户,几十年给路人施茶,这是对家风民风、精神文明的最好传承!”
既不惊天动地,也不顶天立地,还不出人头地。
就一壶茶,何有这大的反响?
通山县文体新局局长陈世德有自己的看法:“干部做好事是岗位要求、职责所系,普通百姓做好事,是良心所在、道德所在!”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不难,做一天好事不难,难的是做几十年,做一輩子。
厦铺镇驻村干部余圣炳表示,做好事是一种感恩心态,一种精神状态。老人从来没有跟村里、镇里说过送茶的事。政府的关怀,她点滴不忘,感恩以报。假如每个村民都这样,何愁民风不好转?
茶。自己是苦的,给别人是香的。
采访结束时,徐桂梅63岁的儿子郑远托正背着一大捆柴火回家。他放下柴捆,拍了胸脯:“母亲百年后,我接着送茶!”
看来,这一壶茶的故事,还会继续……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召开长投生态·咸宁·闲林试验区现场推进会
下一篇: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