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哲 通讯员 殷汉宁
盘点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一些数据引人关注——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58.7亿元,同比增长14.3%;
工业用电量2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1%,连续5个月全省排名第1位;
工业增值税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29.2%,全省排名第3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迈向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是根基、底盘,而工业经济,则是重中之重,在稳增长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研读上半年工业经济数据,相关专家认为,工业经济总体运行较好,呈现了量质双增的发展态势。
热点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来之不易
1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较上月前移1位。
8.5%,意味着什么?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增加值增速提升,是在克服了多重不利因素之后实现的,成绩来之不易。
去年以来,我市突出抓好运行调度、企业帮扶、政策落地和环境优化,通过支持企业扩规增能、技改转型、挖潜增效,深化“三抓一优”,工业经济实现增速回升明显。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咸宁,工业"短板"问题依然是制约经济稳健增长的主要瓶颈。目前,全市在建和招商项目中新型化、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附加值高的较少,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产业。
支撑工业发展动力不足。年初统计的全市134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增长点,预计可新增产值约68亿元。截止到6月底,已经形成生产能力的项目只有48个。新入规企业规模较小,上半年新入规企业平均累计完成产值仅为2468万元。
企业用工形势严峻。今年各地通过“春风行动”等途径解决了一定的用工问题,但从近期调查情况看,在熟练工和技术工等缺乏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的基础上,部分企业还出现了普工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
资金紧缺有加剧趋势。一方面中小型企业贷款门槛高、程序多,获批贷款较为困难;另一方面,融资性担保机构规模实力较弱,无法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
鉴于上述因素,对比全省同等城市,今年上半年,咸宁工业增加值8.5%的工业增速令人振奋、鼓舞人心。
热点2:新兴产业占比16%,厚积薄发
更值得关注的,是8.5%增速的构成。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5.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
今年头6个月,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37.3亿元,同比增长19.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16.0%,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其中,生物药品制造产值增长47.8%,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产值增长30.9%,通信设备制造产值增长29.1%。这些产业,正是经济新动能聚集区。
近年来,我市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一手抓新经济培育壮大。推动传统产业"有中生新",实现产业链伸长、价值链拉高;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无中生有",由小做大,抢占高地。
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城市调整产业结构。摆脱以往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创新日益成为咸宁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今年投产的咸宁南玻光电公司,研发生产出0.2毫米厚的超薄电子玻璃,远低于市场上的0.5毫米厚的电子玻璃,将与日本旭硝子、美国康宁等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
伴随“无中生有”的是“有中生新”,这就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今年初,我市141家老企业同步吹响“技术改造”号角,工业技改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提能扩产,主要集中在轻工、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等领域。
通过技改,一批“老工业”换上了“新马达”。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咸安区聚集起苎麻纺织企业72家,各类苎麻纱及麻棉混纺纱生产能力达6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热点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后劲十足
分析工业数据发现,我市实体经济竞争力呈现可喜变化——
发展后劲显著增强。1至6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同比加快11.2个百分点,环比加快7.8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4位,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5个百分点。全市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191个,投资额增长29.4%,同比加快7.3个百分点,环比加快5.4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投资增速4.9个百分点。
新增因素陆续发力。6月份,48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持续发力,累计实现产值90.2亿元,新增产值26.2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23.8%。其中,金盛兰冶金新增产值10.88亿元,天宝光电新增产值2.21亿元,立邦涂料新增产值1.58亿元,智莱科技新增产值1.56亿元。6月份新入规企业14家,新入规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0.3亿元,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为8.1%。
运行质效不断提高。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9.2亿元,同比增长14.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25.4%,同比提高23.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99%,同比提高0.59个百分点;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5.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69元。风险在降低,资产负债率为43.7%,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动能转换蹄疾步稳,量质双增争先进位。稳中有进的工业经济,正在为咸宁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积蓄新动能,释放新力量。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