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马丽娅 特约记者 汪 佳、通讯员黎志远
酷暑伏日,鸟鸣蝉噪。
崇阳县桂花泉镇种植大户夏文强的雷竹林中,青翠微凉。
“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与雷竹结缘;更没想过,这雷竹会撑起我家一片天。我最感谢的是蒋师傅!”夏文强说。
蒋师傅何许人也?
蒋国庆,浙江人在崇阳的“竹二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两代人18年种雷竹
雷竹原产于浙江临安、安吉、余杭,崇阳1994年开始引种种植,1998年大面积推广。
1999年,崇阳决定将雷竹产业作为富民强县主导产业来抓,并从浙江引进雷竹 100 多万株,主要支持贫困户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 万多亩。为引进雷竹技术人才,该县主要领导前往浙江临安招商,经当地林业局引荐,蒋长富和叶琼夫妻俩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我们有大面积的基地,但缺乏技术,请你来我们这里带头示范,崇阳人民不会忘记你!……”县领导好说歹劝,而历经三年大饥荒的蒋长富和叶琼深知贫困地区群众的不容易,最终点头应允。
2000年,夫妻二人兑现承诺,怀揣着“和当地百姓一起赚钱”的信念来到崇阳,承包230 多亩荒地种雷竹。
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个中艰辛可想而知。夫妻俩倔强而又执着。为避免破坏雷竹苗,他们在深山竹园里搭建小帐篷,一住就是3年。
为打开武汉这个又近又大的销售市场,他们坚持每天将货发到白沙洲,全以商贩愿意接受的价格出售,卖不完的转发上海、浙江等传统市场。当时武汉市民不认识也不食用雷竹,叶琼就带着锅灶在菜场“现炒现卖”,免费让人品尝。
夫妻俩的所说所为,也深深影响着儿子蒋国庆。
蒋国庆从小熟悉雷竹种植。2006年,他带着家乡10多名乡土技术人才,来到崇阳“另立山头”,在桂花泉镇承包1000多亩基地种雷竹。通过高投入、高标准管理,培养高产竹园,同时不断探索冬季覆盖增温技术,使得春笋冬出,高价时可卖到40元/斤。
蒋国庆有“更多的”考虑。他要让“更多的”崇阳雷竹卖到“更多的”地方去,把桂花泉镇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名副其实的雷竹大镇。他前往成都、重庆、深圳等地打市场。市场供不应求后,他又同母亲的基地联合,与当地 10 多户贩销大户联营,搞长途贩运,以崇阳为中部枢纽,建立起“全国雷竹贸易市场”。构建网上淘宝平台,实现崇阳雷竹“卖全国”、“卖全球”。2008年,蒋国庆注册成立崇阳长富雷竹专业合作社,本着“利益共享、入社自愿、离社自由”的原则,鼓励、支持周边村民发展雷竹。
“不把这里的雷竹产业带起来,我绝不回浙江!” 蒋国庆越干越来劲,越干越倔犟。
目前,蒋国庆已担任桂花村第一书记,并于2016年当选为咸宁市人大代表。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销售服务、技术培训,现在他的合作社有网格社员46户,竹林面积3000余亩。
“潇洒执着,独守寒夏;做根青竹,以山为家”——这是老蒋写的励志诗。
满坡尽闻茶芬芳,绿了青山白了头
来崇阳整整10年,他亲历了崇阳白茶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不觉间,绿了青山白了头……
浙商葛小峰在崇阳也算是一个“传奇”,“只是因为与崇阳的山水对上了眼”。
葛小峰原本是浙江省安吉县皈山乡的商贩。2008年,他来崇阳游玩时,看到农村荒废的土地,无比心疼。也就是那次,定下了他与崇阳土地的情缘。 那年,他携资3200多万元来到青山镇,流转了500亩荒山,把家乡独有的白茶茶种及栽培技术带到山上,成为崇阳种植白茶的第一人。之后,他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至今已有白茶2000亩,黄茶1000亩,成为崇阳县现代农业的示范亮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难题。后来,他还组建崇阳县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并跻身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功使“隽水源”白茶成为市级知名商标。
一花开,百花开。在葛小峰的带动下,一大批浙商开始抱团进军崇阳茶产业。
2012年,来自绍兴的盛华东携资500万元,举家搬迁来到沙坪镇黄茆村开荒建茶园。截至今年,他们已经在黄茆村待了整六年。夫妻俩每天吃住在山上,天没亮就起床干活,天黑了还在外劳作。常年的太阳暴晒,使得他俩看起来比别人都要黑。至今,他的基地从最初的500亩白茶,已扩展至1500多亩,珍稀白茶、黄茶、黄金牙市场紧俏;夫妻俩还养鸡、种水果,发展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400多人打工致富……
2013年,松阳客商毛建华来到铜钟乡,率先投资110万元,建起80亩专业茶叶基地,以此为支点,撬开了该乡种茶致富之路。发展至今,他已新建茶叶基地1500亩,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大力自主创新,促进茶产业升级换代,收获颇丰。
几年间,崇阳共引来了26家外省企业、老板,共携资1.5亿元开发茶叶产业,创建茶叶规模基地。目前,全县新建茶叶基地5万亩,其中,外地老板建基地4.1万亩,白茶、黄茶等名优茶占基地面积的56%,形成了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野生甜茶等多品种茶共同开发的格局。
洒下汗水,垂下绿荫,美了山村,富了百姓
在崇阳,像叶琼、蒋国庆一样种竹的浙江人已有22位,他们先后承包或兴建基地9个。目前,该县雷竹达2万亩,鲜笋年产量3600万斤,收入7000万元。种植雷竹的农户1.1万户,年收入最高的达200万元。
除了种植茶叶、雷竹外,近年来,还有不少浙江老板携资到崇阳种植水稻。他们把崇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土”,依靠勤劳的双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走在大街上,他们其貌不扬,学历不高,但他们勤劳执着。”沙坪镇干部杨西平说,浙江人在崇阳拓荒播绿,不仅带来了资金和项目,还带来了他们的经营理念、创业精神。
“在浙江老板的影响下,身边很多人逐步远离牌桌,开始勤劳耕作!”黄茆村村支部书记杨进良感慨,浙江人带来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念,更带来了脱贫致富的信念!
“崇阳很多人都在说我们‘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其实我们只是敢于投入,舍得花很多年时间,倾尽全部精力来管理,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而已。”浙商盛华东说,浙江人之所以能在崇阳坚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当然还因为这里政府的好政策,这里的好山好水好生态。
崇阳是“水滴石穿”成语的发源地。浙江人在崇阳开荒播绿,又何尝不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呢!
把他乡当故乡,把他人当亲人,把他业当自业,浙江人,你在他乡还好吗?
婷婷玉立的雷竹,绿叶婆娑的茶园,满畈飘香的稻谷,答案写在那山那水间,也写在崇阳人的心中。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