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
决策者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要坚持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以实施“十大行动”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各项创建任务,真正让咸宁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魅力更足。
——市委书记丁小强讲话摘录
11月1日,我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锋号。这意味着,咸宁文明建设将迈上新台阶。
文明,乃城市之魂。自建市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城市当家园建;坚持以文化塑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坚持统筹发展,同步推进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建设,让文明细胞渗透每一个角落。
如今的咸宁,文明花开,香飘神州,连续四届荣膺省级文明城市。
移风易俗,让乡村吹起文明新风
12月10日,记者走进崇阳县回头岭村甘家湾,立即被这里的“颜值”所惊艳。湾内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一面面色彩斑斓的文化墙,将文化宣传和艺术熏陶融为一体。
一个村湾,为何有着如此浓郁的文化气息?
村支书甘为民道出其中缘由:2015年,回头岭村成立了“老康甘家湾乡贤理事会”,充分发挥乡贤能人在移风易俗、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乡贤能人的引领下,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极大转变。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来,我市在夯实“一五一十”工程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
培育新乡贤文化,积极涵育新风。全市先后评出新乡贤1367人,充分发挥其在道德引领、社会新风、邻里协调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完善村规民约,引导自我管理。827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占行政村91.5%;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度,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已建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826个,覆盖率达91.4%。
重拳开展整治,摒弃陈规陋习。其中,通城县推进殡葬改革,整治拆除“活人墓”895座,在“请吃酒”文化盛行的嘉鱼县簰洲镇进行“人情风”专项治理试点,已劝退各类宴请123家。
移风易俗的同时,我市还注重家风家训建设,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以家风涵育乡风民风。
一系列举措之下,村镇的“颜值”、内涵,农民的精神风貌都有了明显提升。全市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7个,省级文明村镇(社区)35个,市级文明村镇(社区)124个,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在形成。
全民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这里靠近集贸市场,以前真是脏乱差。现在占道经营的少了,乱扔垃圾的也少了,看起来舒服多了。” 12月8日,正在清扫卫生的环卫工人郑桃先说,她是眼看着温泉幸福路一点点变“幸福”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市区的街道更美更整洁了,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过马路有志愿者维护交通秩序;公园里有志愿者捡垃圾;经常还有志愿者宣传文明知识……”在温泉住了几十年的付婆婆,对市区的变化如数家珍。
文明, 是城市的软实力。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最高荣誉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从2008年咸宁获得全省文明城市称号之后,市委市政府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就从未停歇。
市文明办相关工作人员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我市坚持建城与育人相结合,塑形与铸魂相统一,构建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的大格局。
把塑城市之形作为创建基本前提。我市推进市容整治,营造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实施绿色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法治建设,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开展综合治理,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发展民生事业,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将铸城市之魂作为创建深层内涵。我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大力推进“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及公益宣传;大力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短短几年间,咸宁连续4届荣膺省级文明城市,全市获评全国文明单位5个,省级文明单位122个、市级文明单位189个。全市注册志愿者24.7万人,固定志愿者服务队伍405支。志愿服务活动,我为城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树立榜样,用身边的故事感化人
2018年5月,中央文明办发布“中国好人榜”,十九大代表、通城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续辉光荣上榜。
1998年以来,续辉20年如一日,为贫弱者撑起公平正义一片天,被誉为“咸宁好人”。
在咸宁,像续辉这样的“好人”还有很多。崇阳“三好女人”王良英,面对一双脑瘫女儿、患病的公婆、“植物人”丈夫,不离不弃,用柔弱的双肩撑起苦难家庭,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榜样就是力量,而身边的榜样最有感召力。
从2014年开始,我市连续4年开展“南鄂楷模”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南鄂楷模”192人(群体),并先后推荐评选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中国好人5人,荆楚楷模32人(群体)。
为发挥榜样的感召作用,我市将“南鄂楷模”的事迹汇编成书,向广大群众宣传、宣讲。见义勇为的好司机谭琼言、缉毒英雄杨雄、“爱心妈妈”陈和安、养老院的“特殊家长”吴国正……一大批好人好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凝聚起崇德向善、争做好人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市还通过开展“百姓宣讲”活动,用身边的故事教育群众。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理论精神转化为群众语言,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让党的政策精神润物无声、入脑入心。”市委宣传部宣教科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我市推动“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三新)”百姓宣讲全覆盖,创新组建了 “法治”“党员”“夕阳红”“工匠、劳模”等14支专业百姓宣讲队,开展灵活多样的宣讲活动。
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市、县(市、区)、乡(镇、办、场)、村(社区)四级百姓宣讲员体系,拥有百姓宣讲员队伍1600人,已组织宣讲8000余场(次)。
把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感情、真感受传递给听众,激发了普通百姓的“心灵共振”,让文明细胞渗透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