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调解先进集体、湖北省普法先进单位,咸宁市2017-2019年度最佳市级文明单位……近来,崇阳县司法局频频获得荣誉。
日前,记者走访崇阳县司法局,探寻其争先创优的密码。
一张张签到表折射作风
一进入该局办公区,一幅幅普法宣传画、一帧帧一线工作照,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法治工作氛围。
一进入该局办公室,翻开1000多张签到表,让人立即感受到该局抓作风建设的韧劲。
一般干部到局办公室签到,班子成员到局长办公室打卡,每天两次公布当天考勤情况,每月汇总班子成员到岗情况……两种签到表,局班子成员、局一般干部分类签到,既着力于防止签到走过场,又强化了作风建设局党组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
“对同事‘下狠手’,未免有些不近人情。我外出打了一个转,他话说得很重,我当时也想不通。”行政审批股股长程立刚回忆说。
签到制度实施之初的一天,局长魏勇军去找程立刚安排法律服务人员监管工作,他不在岗。对这种不向分管领导和办公室报告、上班时间外出的行为,魏勇军当面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
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现在,到局长办公室签到,成了班子成员的“必修课”;到办公室报告工作去向,成了其他干部的自觉行动。
好作风催生新作为。
“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统一、大转变、大落实”活动中,崇阳县司法局一环套一环,一一抓到位。
普法大讲堂活动中,纠纷大调解活动中,该局党员干部办一件成一件,件件有落实。
“法治体检”服务民营企业活动中,该局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起,深受企业欢迎。
一本本日记见证真情
“抗疫之时再忙再累,也决不在党建工作上偷工减料,我们将党建工作与防疫抗疫、维护稳定融为一体。全局党员干部积极投入摸底排查、守卡防控和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工作。”该局副局长汪甫雄说。
这种自豪,记录在魏勇军的日记簿里,跃然于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扶贫日志里,温暖到了青山镇大坪村群众的心里。
“有些重要关卡守卡的全是本村干部,极为不妥。我要求他们调整配备方式,如大坪村,这四个卡点必须采取‘1名驻村干部+村干部’的方式严格值守,不留情面。”魏勇军在他2020年2月5日防疫日记中详细记录了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因驻村第一书记被要求隔离无法驻守一线,魏勇军二话没说,卷着铺盖就到了村里。
一些村民疫情防控意识淡薄,部分村民不配合联防联控工作,魏勇军把局里的签到作风带到了村里。对人,他彬彬有礼;对事,他有条有理。
封村之后,很多慢性病患者无法及时补给必需药品,纷纷要求出村。魏勇军在2月9日的日记中写到:“不让出吧,太不近情理;让出吧,明显违背县防控指挥部的禁令。我反复考虑,决定将用于村级法治宣传的警车,兼用于‘应急采购车’……我们去县城帮他们购买。”
大坪村党支部书记程鹏说:“在整个疫期,魏局长始终在最危险的两个关口,不是驻守在村卡点,就是奔走在流行病学调查一线,他一直冲在最前面。”
魏勇军的疫情日记完整记录着他驻守大坪村的点点滴滴。在他的带领带动下,县司法局党员干部养成了记工作日志、扶贫日志的良好习惯。
“从来没有奔着做出多大成绩的想法去干事,只是想着尽力做好眼前的工作,办好自己分内的事。”该局工作人员姜淑馨谈到疫情日记时感慨地说,这是局领导带头的示范效应。
一项项改革激发活力
“感谢司法所同志对我的关怀,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我可能就一蹶不振了。”特困社区矫正对象彭某边抹眼泪边对司法工作人员说。
此前,在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彭某一度思想消极,在司法工作人员的耐心疏导和帮扶下,彭某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重拾了生活信心,并表示将遵纪守法,绝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关怀。
“这是‘片区制’实施过程中的一起社区矫正案例。”路口镇司法所所长杜华波介绍。作为一名在乡镇工作了上十年的“八零后”,他懂得基层工作的繁忙和艰辛,也曾深陷人手不够的烦恼。
“全县司法行政编制44人,过去一直存在基层矫正帮扶力量不足的情况。‘片区制’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省里已向司法部推荐我们为全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先进单位。”该局政治部主任谭树鹏介绍说。
2017年以来,该局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在乡镇,把全县十二个司法所分为四个片区,试行“片区制”。如,将白霓所、路口所、铜钟所整合成白霓片区。片区长负责向片区各所传达县局会议精神,指导督促开展工作;遇到片区有较难较重大的司法行政工作,组织协调开展攻坚克难。
此外,在局班子责任分工上,试行工作替补制和“AB角”制度。如A因假因公离开县局时, B顶替其工作,代行其工作职责。
还在局机关试行“大办公室制”。将十多个股室分成五个类别,整合到五个大办公室办公,明确一人负责一个大办公室,避免了职能交叉股室间的互相推诿。
这些举措,打破了班子成员之间、乡镇所之间和股室之间的界线,融合了法律资源,集中了优势兵力,促进了“以老带新,以熟带生”。
“实行‘片区制’,有利于第一时间掌握不稳定信息、第一时间开展法治宣传、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提供法律服务、第一时间教育转化违法犯罪人员,”路口镇镇长沈行军对 “片区制”伸出了大拇指。
一处处法宣点成为风景
8月初,记者乘车穿行过几段僻静的村组小路,一路上 “法治中国”的宣传栏十分醒目。
这是该局的“一线串珠”法——将法治宣传与景区特色、山水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崇阳法治文化旅游线路,将6个乡镇和38个景点连成一线。在2019年全省法治乡村考核中,崇阳县以“让法治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出色表现,夺得99.5分的全省最高分。
青山镇的“大坪村法治文化园”是村民的常聚之地。这座占地30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园,总投资近22万,于2017年11月建成。如今,“村湾夜话”活动经常在此举行,普法小分队经常走村入户,村民的法治意识得以强化,法治观念不断提升。
“过去,对土地租金给付、雇佣工资发放等有不满情绪时,村民因为不懂法,要么罢工不干,要么撩起锄头抖狠。” 在湖北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法治文化园,公司负责人靖求刚说,自打他们建法治园,上普法课,村民再也没有以极端的方法解决问题,企业也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生产上了。
据统计,近年来,崇阳县司法局共开展法治宣传600多场次,其中进村组72场次、进企业36场次,法治教育到田间到车间是常有的事。
在县城主街附近建成了崇阳法治文化公园、发展大厦至县医院法治文化一条街、大集广场法治文化长廊……该局在公园、街道、广场等地创建法治文化示范点83个,其中全国法治文化示范点1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9个、市级法治文化示范点17个。
重整行装再出发,争先创优上台阶。如今,在驰而不息的司法行政工作征程中,崇阳县司法局没有豪言壮语,他们以不变的为民情怀,促作风建设之变、促工作机制之变、促服务质效之变。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柯建斌 丁婉莹 通讯员 毛和平)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汇集社情民意共创文明城市 咸宁招募文明巡访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