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饶敏、吴文谨、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陈涵报道:10月25日晚,一场村湾夜话在咸安官埠桥镇渡船村胡余湾进行,主持活动的,不是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而是个举手投足格外“老练”的后生。
后生名叫张练,27岁的他入职官埠桥两年,已组织30余场村湾夜话,发动、主持、授课,每场夜话亲力亲为,生生磨掉了一身书生气。
引领一个村湾清洁,只是张练“墩苗”10件事中的一件。
今年8月起,官埠桥镇以我市“六大”活动为准绳,推出青年干部“墩苗”工程。
墩苗,指抑制幼苗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让庄稼能耐得住旱涝、扛得住风雨。而决定开展此项工程,源于镇长张文彬带队的一次下乡调研。
“当时我们在田边观察农作物生长,发现竟然有不少青年干部,对农民耕种的五谷都不甚了解。”张文彬直言,表面上是五谷不分,实际上是成长于城市的90后一代,对农村天然的陌生。而官埠桥37名干部中,90后有20名。
加强年青干部与农村的血肉联系,优先“向下”生长稳固根系,势在必行。该镇要求近5年入职的90后,今年完成“担任一个村官职务、绘制一幅民情地图、引领一个村湾清洁、解决一个信访案件、召开一次村湾夜话、负责一个实事项目”等10件事。
活动启动后,邵文菲开始用脚步丈量挂点的石子岭村,并为每个湾子手绘一幅“民情地图”。
翻开邵文菲的地图,简单的线条背后,是翔实的信息。这都是她在矛盾调解、人口普查、脱贫攻坚乃至家长里短中收集而来,是卫星地图上看不见的宝贵资料。
“走过的路,叩开的门,见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成为我地图的素材。”如今的邵文菲,除了识得“五谷”,还对石子岭村的人口信息、贫困户信息、房屋信息等了如指掌,让她凡事不再依靠村干部,为镇、村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有力参考。
镇民政办主任胡颖在“墩苗”工程中,遭遇的第一件事是信访。
他发现某村低保户余老太家发生巨大变化,因为拆迁她获得200万元补偿款,并经镇财政所证实。
“按政策,必须取消她的低保待遇。”胡颖的决定,招致余老太极大不满,她到胡颖办公室呆了一天两夜,使出“十八般武艺”软硬兼施,希望胡颖能“睁只眼闭只眼”。
“老人家上了年纪,不理解政策情有可原,但强硬处置绝不可取,也违背‘墩苗’工程的初衷。”胡颖认为。老人家渴了、饿了、困了,他端水、点餐、铺床,坚持政策解读感化,耐心热忱死守底线,最终成功说服余老太。
截至目前,该镇围绕“墩苗”工程开展39次研讨发言、20次业务课堂,解决信访案件10件,形成调研报告9份,圆满完成既定目标。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蒲纺总厂和赵李桥茶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