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城乡差别两重天,泥腿纷纷跳龙门;
如今,锦绣河田似仙境,高智高端进乡村……
这是崇阳县天城镇河田村群众打心底里的感慨。
走进崇阳的人都说,这里,既看得见青山,又望得见碧水,还记得住乡愁。
这座天然大公园,在“能工巧匠”的精心装扮下,生机勃勃,新美如画。
文化为魂——
建设有灵魂的乡村,就要植入“智能”芯片
5月28日,天城镇河田村,一场女性公益课堂在这里举办,旅韩教授邹佳素,给该村近百名妇女讲授《我爱我家,为爱学习》第一课,为乡村振兴植入“智识”的芯片。
“听了公益课堂之后,深感一个女人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深感知识文化的重要……”村民们感慨不已。
要改变落后的生活,先改变落后的思想。邹佳素说,她们开办公益课堂,邀请武汉高校教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引导农村妇女改变思维模式,使村民成为有“智识”的人。
没有灵魂的振兴是浮肿的振兴,没有文化的土地是贫血的土地。崇阳人意识到,乡村振兴必须打入文化楔子,植入“精神”芯片。
白霓镇大市村90后女孩程桔,24岁回村当支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故事被各级媒体争相报道。在人民大会堂,程桔利用全国两会的平台,让崇阳铜鼓蜚声中外,也让大市村走进国人的视野。
一面铜鼓敲响了乡村振兴的鼓角,“文化芯片”作用不可低估。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作为我国青铜文化的瑰宝,品牌价值不可估量。
如今,大市村致力于围绕铜鼓做旅游文化名村,村里建起了石艺工坊,生产各种铜鼓石雕供游客选购。
湾湾蕴传说,村村藏经典。为挖掘文化金矿,早在2019年,崇阳组织全县的文人墨客,对每个村的村情概述、人文历史、故事传说、地理风貌、文艺作品、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每村编制一本文化宣传册,吸引全国各地的企业家、游客都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石城镇以绳武周家御赐牡丹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引进湖北西庄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西庄村打造中国牡丹小镇,一时引得宾客如云。
石城镇已建起了200亩的西庄牡丹园、打造了一座牡丹文化历史馆,另建有牡丹亭、牡丹仙子雕塑、具有牡丹元素的观光步道等景观点,配套完善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初步建成餐饮住宿中心、垂钓中心和1200亩的农业综合种植观光基地。
相关负责人预计,西庄牡丹小镇建成后,可以就近带动农民务工就业500人左右,每年带动群众人均创收约2万元,带动旅游观光10万人次以上,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年总产值可达5亿元以上,为西庄村集体经济发展增收10万元左右。
牡丹花节、樱花节、白茶节、提琴戏剧节……一个个文化主题节会,招来投资不断,引得人气爆棚。
文化自信不仅为乡村振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崇阳,这块被文化浸润的土地,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有满满的“智能”,不竭的“动力”。
生态为本——
“先天”禀赋,是“两山”理论的天然试验田
对崇阳人而言,生态是自然造化,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大本钱。
60.76%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优良天数300天以上,多个国字号生态金字招牌,禀赋优异,物华天宝。
港口乡是崇阳县版图面积最大的乡镇,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这一山清水秀之地,曾被塑料垃圾围困。
2018年该乡在全省乡镇率先“禁塑”。不仅乡机关、乡直部门、医院学校带头使用环保餐具,乡政府还出钱购买环保用品置换出超市、农户家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给流动厨师、餐馆发放奖补资金,购置不锈钢餐具……
如今全乡已形成环保共识,很难再寻到一次性用品的踪影。该乡坚持灭荒造林,甚至给1.5万余亩的石漠化荒山披上了绿装。同时紧盯楠竹、中药材、瓜果等绿色产业谋发展,带动5000余农户增产增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最大优势和绿色银行,崇阳人倍加珍惜和呵护金不换的绿水青山。
“十三五”期间,崇阳举全县之力打好碧水蓝天保卫战。近三年斥资2.8亿元,在全县11个乡镇建起污水处理厂;关停复绿了29座非煤矿山;六大生态领域35项指标全部达到或者高于国家标准。
全县有130万亩天然林,45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有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5个,森林面积达到120015公顷。
近年来崇阳先后成功摘得全国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天然氧吧”“国家园林县城”“湖北省绿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他们依托山、水、林、泉、园优势生态资源,着力打造以浪口温泉度假区为龙头的休闲度假系列产品,建成柃蜜小镇、野樱天堂小镇、雷竹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名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崇阳进入“卖风景”时代,天城茅井、铜钟大岭、金塘畈上、青山南林等村引入市场机制,农户以闲置农房、宅基地入股分红,实现产业、民居、旅游三级跳,使村民在发展中受益。
产业为要——
“花旅游”“竹经济”“药养生”,振兴有了硬支撑
鲜花道路,精致庄园;南山东篱,田园悠耕,这是多少人向往的诗意栖居和品质生活图画。
崇阳人正一描一摹,让它变成现实。
“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除按照相关奖补标准对种植品种进行奖补外,同时对中药材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行‘一事一议’奖补。”
这只是崇阳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发展2021年扶持办法的其中一条细则。今年,该县优先支持中药材、茶叶、雷竹、油茶、水果、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其它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重要支撑。
如今,雷竹特色产业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破土冒尖”。
在桂花泉镇,雷竹以每年3000余亩的速度增长,崇赵线一条长达20公里的“雷竹画廊”基本形成。该镇已成为全县雷竹核心产区,建成雷竹面积1.5万亩,一个以雷竹小镇为核心,集生态农业开发、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产业园初具雏形。
“竹种植”,“笋加工”,“竹旅游”。一根雷竹串起三大产业,撑起强镇富民一片天。
有人说,崇阳乡村振兴之路,是从公路上起步腾飞的。
农业示范基地建到哪,公路就修到哪;旅游景点开发到哪,路就美化到哪……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崇阳县交通部门着力完善交通网络,全县农村通车公路里程达3100多公里,先后获评全省、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高枧曾经是崇阳县最穷最偏远的乡镇,随着幕阜山旅游公路的修通,村民到县城从两个半小时缩短至40分钟, 乡里的炸豆腐、油茶、药材等产业逐步发展起来,昔日贫困村,村民人均收入增长率一度跃升至全市第二。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通到乡镇村组户,连接着星罗棋布的产业基地园区。
“十三五”期间,崇阳县以竹茶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渐成规模,全县共建成农业示范基地2245个,总面积近60万亩,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国家重点产茶县、全国最大小麻花生产基地。以乡村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畈上柃蜜小镇、大岭野樱天堂等景区每逢节假日游客爆满。
今年,该县又规划了800公里产业路,包括优质水果茶叶基地、中药材、健康粮油、绿色水产养殖、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态田园康养旅游旅居等六大产业环线。
产城一体,农旅融合,三产并举,崇阳乡村振兴,有着广阔的平台和诱人的前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王莉敏 特约记者 胡向辉 汪佳)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督导组下沉咸宁市调研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