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咸安区温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围绕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企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今起,咸宁日报推出《民生实事怎么办》《民生难事如何解》《营商环境好在哪》系列调研报道,敬请关注。
走进咸宁市第三小学(郭林路小学),随着放学铃声响起,学生离校,校内综合楼建设工地旋即热闹起来。各类工程机械开足马力,一齐上阵,誓要在今年11月底之前完成全部施工。
“工程能够上马实施,是温泉街道办事处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学校校长刘胜利说。他口中的大难题,是在该校校园内扎根了50余年的老坟山。
1966年,原郭林路小学建校时,校园内有一座面积约一亩的坟山。这是附近村民的祖坟地,共有大大小小23座坟墓。
坟山扎根校内,不仅挤压了学校发展空间,也严重影响了办学秩序。学校曾多次与村民沟通,试图迁走坟山,但每次都无果而终。
“连个像样的运动场都没有,孩子们自由玩耍都是奢望。”夏娟老师在这里工作了25年,最让她紧张的,是总有淘气的孩子爬坟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去年11月,市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正式获批。但改扩建的前提,是必须迁走校内坟山。矛盾避无可避,很快反映到了温泉街道。
“既要保证学校改扩建顺利实施,也要考虑村民的合理诉求,我们决定‘两条腿走路’。” 温泉街道党工委书记余敏刚说,作为历史遗留的民生难题,此项工作被列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组建专班必须“啃下来”。
专班一方面发动社区党员干部,开展协调会商,挨家挨户做通群众工作;另一方面,联系市城发集团在帅印山公墓腾出土地,供居民迁坟。迁坟产生费用,由街道买单。
用心用情、有力有序,迁坟这个“老大难”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从专班成立到做通各方工作,用时不到一个月;从启动迁坟到全面完工,一天半全部完成。
和迁坟同时被攻克的,还有困扰该校门口多年的交通问题。
由于地处商业区、老街区,学校门口的道路狭窄且呈“之”字形,每逢上下学高峰便拥堵不堪。“一旦路口被堵住,几百学生挤在一起,10分钟都挪不动几米路。”采访中,不少学生家长既抱怨又担忧。
为破解这一难题,温泉街道投入资金,将“之”字形道路拓宽取直,中间增设台阶,便于学生步行进出。并与有关部门协商,将附近待开发土地“借来”修成临时停车场,供家长免费使用,校门口的“肠梗阻”被妥善解决。
实际上,这仅是今年以来,温泉街道解决的50余件民生实事之一。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温泉街道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摆在了第一优先级,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转化为“销号清单”,紧盯民生工程、民生项目、民生服务、民生问题、民生纠纷,逐项抓落实,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肖桥村8至13组村民反馈出行难。温泉街道投入150余万元,对1.5公里钱瑛路进行拓宽整修,并对路边沟渠进行了整治修缮,一举解决了农田易涝的难题。
金叶社区内百余名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特殊群体出现就餐难。该街道投入15万元建成“幸福食堂”,为生活不便的困难群体提供方便实惠的餐食。
大到口袋公园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旧小区项目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小到开通天然气、安装充电桩、门禁系统、破损路面修复……在温泉街道,哪里有困难在呼叫,哪里就有干部来报到。
“用老百姓的口碑,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余敏刚说,目前,该街道已全面形成“居民群众点单、党员干部接单”的常态化服务模式,通过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当好问题终结者,持续推动各类民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敏 姜明助 吴文谨 通讯员 李婷婷)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份初心照我行 周宝生:村民小组长的四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