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 看通山如何以林长制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03-23 09:00

全县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81.4%;森林覆盖率高达66.51%……

这是绿色通山的硬实力。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首个碳交易试点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支持创建县……

这是山城通山的金名片。

那么,这硬实力和金名片背后有何秘密?通山一位“老林业”说:“是林长制推动了林业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精心“护绿”筑屏障

3月3日一大早,通山县杨芳林乡高桥头村护林员谢昌新,在家匆匆吃过早饭,立即向着大城山出发,开始一天的巡林工作。

一把柴刀,一个喇叭,一个水壶,这是他的护林装备。

清晨的山路雾气弥漫,但毫不妨碍谢昌新观察巡查。他轻车熟路地走在山间小道,沿着连片的林场巡逻,没有发现任何“破绽”。

“我一天巡查两次,来回差不多要走15里路。”谢昌新说,除了日常巡山,在有村民居住的地方,还会拿起小喇叭,宣传护林防火知识。

就在同一时段,通山县大畈镇护林防火微信群里,各种消息闪烁不停。100多名护林员,纷纷将自己巡山的视频上传到微信群里。

建立这个护林微信群的人是大畈镇镇级副林长阮绪立。每天一大早,他就会在群里督促大家“出工”。

“我们这个群不仅有林长和护林员,还有监管员和警员。”阮绪立说,微信群的建立,便于督促大家落实巡林工作,还可以让护林员在第一时间将案情或灾情图片、视频上传,而监管员和警员可以据此及时研判、及时处置。

在林长制的推动下,通山织就管绿护绿的“天罗地网”,每一座山,每一片林,都有几个具体的责任人。

该县共设三级林长923人,其中县级总林长2名、副总林长19名、县级林长17名;乡镇级林长192名;村级林长693名。全县各乡镇“一长三员”即林长+森林监管员+专职护林员+警员,网格化平台已初步建成。

同时,推行“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构建各司其职、部门协同、法律监督、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形成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合力。

今年初,该县将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纳入全县57个重点改革项目之一。县里组建6个专班,对全县各乡镇、林场推行林长制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对督导发现的问题,现场安排督办整改,将林长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守住山、看住林、管住火。

为提高护林智慧化程度,该县12个乡镇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建立了护林防火微信群。

精心“护绿”筑屏障。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有林场范围连续多年没有发生火警火灾。

精准“增绿”固底色

近观,绿树成荫,花木成景;远眺,竹海松涛,满山葱翠。驱车行驶在幕阜山生态旅游公路通山县杨芳林乡路段,沿途美景赏心悦目。

顺路来到杨芳林乡高桥头村芳林湾,仿佛进了一个江南小园林。

芳林湾乡村振兴项目包括河道整治、沿河房屋立面改造、古廊桥复古修葺,并在幕阜山公路沿岸、河岸修建步行道、亲水平台、景观带、休闲广场,栽植了银杏、香樟、桂花、风景竹等苗木1000余棵,铺设草皮2000余平方米。

杨芳林乡副乡长夏勇介绍,近年来,杨芳林乡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大力推进幕阜山旅游公路通道绿化,共计绿化公路205公里,形成了春赏樱花、石楠,夏看紫薇、荷花,秋冬丹桂飘香的美丽画廊。 

近年来,在林长制的推动下,通山县精准做好“增绿”文章,持续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动植树造林从绿化走向美化,从造林走向造景。

在“广造林”方面,该县以“无山不绿、无水不清、无路不荫、无村不美”为目标,采取“造、封、改、退”等多项措施,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美化。去年以来,完成新造林2.3万亩、封山育林6.5万亩、退化林修复1.5万亩、乡村通道绿化0.6万亩、中幼林抚育21万亩,完成林木种苗培育2456万株。

在“精造景”方面,该县结合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推动乡村绿化美化与旅游景观景点打造相结合,大力营造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景观林。去年以来,全县187个村完成绿化苗木栽植55余万株、苗木补植3万株。先后争创省级绿色示范乡村53个、国家森林乡村8个、乡村振兴示范点18个,乡村生态观光基地65处。其中大幕山林场获评“中国森林康养林场”,南林石门村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洪港西坑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大畈镇荣获省级旅游名镇。

该县还编制《通山县门户绿化规划》,重点围绕“大广”“杭瑞”“咸通”三条高速公路以及106、316两条国道,大力建设生态廊道。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完成门户造林绿化33万亩、绿化里程957.44公里。

精细“用绿”增效益

记者来到通山县黄金尖林场时,十几位村民正在杉树林里栽植油茶苗。

“正在移栽的是红花油茶,它不同于普通油茶,既可以当景观,也可以摘果榨油。”黄金尖林场厂长梅海林说,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黄金尖林场与省农科院签订合同,由省农科院提供技术与种苗,林场提供土地与人工,共同种植红花油茶。

“40亩红花油茶还处于试验阶段,预计这个月种完;那边的山林里,320亩黄精已全部种完。”梅海林笑着说,黄精亩产量在500斤左右,亩产值过万元。

同日,记者沿着陡峭的山坡拾级而上,来到通山县大畈镇杉木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处山顶建筑,万亩油茶基地尽收眼底,蔚为壮观。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如今成了绿色银行,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还带富一方百姓。”同行的大畈镇林业站站长郭帮雄说。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0亩,吸引了周边216户村民参社入股。2013年至今,合作社每年仅支付当地农民土地流转金就有20多万元,而且每年拿出部分利润给社员分红。

近几年来,通山县以争创“两山”转化示范县为契机,坚持“兴产业”与“促增收”相结合,努力创造更多“绿色财富”。

该县把精细“用绿”增效益作为林长制的考核目标之一,要求各级林长积极带领和扶持群众发展林业经济。

在林长制推动下,该县大力推动林业产业由单一种植转向精深加工。如枇杷产业,不仅引进广州八福康,承包3000亩荒山种植枇杷等经济树种,开发枇杷膏、枇杷酒等产品,还同步引导广东华星集团研发枇杷饮料,实现了枇杷产品的的转型升级。

该县抢抓全国首个碳交易试点县机遇,大力发展竹碳汇产业,只要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就能变现。据测算,一旦碳汇项目全部进入市场交易,该县每年仅凭“卖空气”可获收益1400余万元,全县10余万农户可从中受益。

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依托九宫山、大幕山、太阳山等优质生态资源,全县大力推进林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森林人家、采摘园200多个,建成大幕山“中国森林康养林场”1个,让5000多户群众融入绿色产业链条增收致富。

如今,绿水青山已然成为几十万通山人民的“幸福靠山”!(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昌炉 焦姣 特约记者 孔帆升 徐大发)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嘉鱼打造十里蔬菜长廊 助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下一篇: 稳健开局起步快跑 咸宁前两月经济“稳中向好”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