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饶敏、吴文谨、特约记者胡剑芳报道:11月9日,在咸安区双溪桥镇三桥村,咸安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佑明正指挥着农机和无人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种植油菜。
半空中,无人机正在进行“谷林飞播”,油菜种子从半空撒向地面,渗入田块,晚稻收割整地后就能发芽。
田埂另一头,正在召开的咸安区油菜机械移栽技术推广与培训会上,“油菜毯状育苗机械化移栽”技术首次“亮相”运用。
“行距、株距都非常精准,咸安这项工作已经走在全省前列。”在诸多农业科研院所专家的注视与赞叹中,只见移栽机缓缓驶过,田垄间便多出了一行行整齐的秧苗。
今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打乱了农户的生产节奏,普遍存在晚稻迟收、油菜难种、茬口衔接不上的紧张局面。
咸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钱远宗说,采取油菜毯状育苗机械化移栽,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适配咸安“稻稻油”“稻再油”轮作的生产模式。
作为此项新技术在全省的推广应用示范点,咸安有条件做示范。
近年来,该区秉持“用工业化思维干农业”的理念,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推广,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作为全国第三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业机械14000余台套,为今年秋冬农业生产投入了3000余台套,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率达74%以上。
钱远宗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方式,机械移栽不仅大幅缩短农时,用种量较“飞播”还能节省一半以上,进一步降低用水和劳动强度。
“一棵油菜从育种、种植、养护到收割、烘干乃至精加工,我们全都做到了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吴佑明自豪地说,合作社里会“开飞机”“驾农机”的农民不在少数,天上的无人机,主要承担播种、施肥、除草、防虫等工作;地里一台农机就能“包圆”灭茬、旋耕、开沟、播种等一系列复杂工序。
高度的机械化,是永兴农机专业合作社仅凭借60余户社员,就管理着双溪桥镇乃至周边共18000亩土地的诀窍所在。
咸安区农机推广站站长余社平介绍,过去农户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工序多、用工多、投入大,进而产生了大量“冬闲田”,机械化生产彻底扭转了这一局面,让油菜综合种植效率提升了百倍。
高水平的机械化,支撑起咸安油菜种植面积的逐年递增。今年,咸安区政府筹措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秋冬农业生产,其中400万元用于支持油菜生产,秋冬油菜种植面积达44.71万亩,占全区秋冬农业生产总面积的80%以上,较去年新增了3万亩。
编辑: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