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留守困境儿童,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近年来,市民政局以未成年人健康发展为目标,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打造“五社联动·香城童行”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显现新生机、新活力。
“1+1”护“慰”行动
元旦前夕,市儿童福利中心,孤残儿童雷雷从市民政局局长张志才手中接过两件崭新的衣服,马上穿在身上,高兴得跳了起来。
当天,该局近40名党员干部走进市儿童福利中心,正式当起了孩子们的“党员爸爸”和“党员妈妈”。
为进一步密切与孤残儿童的亲情抚育关系,促进孤残儿童的健康状况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心灵精神持续慰藉,合法权益持续保障,该局决定组织全体党员开展“1+1”护“慰”行动,通过联谊结对,给孤残儿童力所能及的关爱和慰藉。
在行动中,该局明确要求,每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位孤残儿童。
每月至少与结对帮扶儿童联系一次,每年至少组织孤残儿童参加一次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在履行相关手续、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国家规定的节日里邀请儿童到家共聚。指导孩子们自主学习,耐心地教孩子们一些生活常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与孩子们联系、谈心,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将大家对他们的爱进行传达,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1+1”护“慰”行动是市民政局“五社联动·香城童行”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工作品牌的内容之一。近年来,该局聚焦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成立专班,建立机制,并组织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关爱活动。
“要心怀大爱,用爱心去感化儿童,用温暖去体贴儿童,用行动去帮助儿童,把党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传递给儿童,让留守困境儿童感受到社会、家庭的温暖,促进其健康幸福成长。”张志才说。
“5+N”护航行动
上个月的一天,冒着蒙蒙细雨和低温,市民政局“五社联动·香城童行”志愿服务队一行8人,来到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村委会,开展“关爱护成长·文化润童心”志愿服务活动,让来自周边6个村的14名困境儿童及其监护人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社会关爱和传统文化的温暖。
志愿者分别与孩子们结伴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接着,由国学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家训》,让孩子们感受《朱子治家格言》的经典魅力。
为持续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市民政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由咸宁市社会组织联合会负责实施、以“五社联动·香城童行”为主题,全力塑造志愿服务公益品牌。
为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志愿服务向常态化、专业化发展,该局采取“5+N”形式,吸引和整合社会资源,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公益组织、媒体等各界力量的参与,实现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发展。
该局征集了来自各社会组织各类别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一同参与志愿服务。服务形式包含心理辅导、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技能教学、家庭教育指导、感恩教育、体育项目教学、代理家长、伴读活动、互动游戏、制作手工艺品、手绘活动等。
据了解,自2023年6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已经为106名困境儿童建档立卡,通过电话访问了200名儿童家庭,共走访服务了85名困境儿童,举办了2场季度主题活动,6场关爱活动,6场探访慰问活动。
“1+N”护心行动
5月27日,咸安区民政局联合浮山街道金桂社区、温泉街道南昌路社区开展“阳光‘心’行动,健康向未来”心理健康义务咨询活动,为广大学生家长引领“心”方向,营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我市近几年高度重视实施对留守儿童的专项保障政策,在民政局、妇联、学校和社会等相关部门协同下,积极推动市、县两级建立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为切实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咸宁市灵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力量,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
咸宁市灵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采取“1+N”的工作机制,即:1名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及社会力量,每周固定时间进行一次上门辅导,运用心理学专业方法,达到陪伴+创伤修复+心理重建的目的。
该中心对咸安区80名留守儿童在送去关爱的同时,从生活现状、心理状况、学习状况和社会发展状况四个方面展开调研,积极探讨和设计留守儿童关爱运行机制,并在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广泛凝聚社会力量,集中优势资源。“五社联动·香城童行”志愿服务活动,将继续围绕困境儿童实际需求,扩大服务范围,为我市留守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记者 盛勇)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在“五个统筹”上下功夫 ——三论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
下一篇:
湖北省第三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公布 咸宁63家企业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