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汤逊湖畔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大楼林立,景观靓丽。
武汉向南,咸宁北上,一幅优势互补、携手奋进的科创画卷徐徐展开。
开年之际,记者到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采访,感受发展脉动。
招商引资——
这里是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1月8日上午,京颐科技入驻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开业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喜庆。
“我们直接拎包入‘驻’。”京颐科技高级客户经理翟浩介绍,与其他写字楼不同,科创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公司从签约到正式入驻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总部位于上海的京颐科技公司,主要提供医疗云产品及相关服务。入驻科创园后,新成立KYEE京颐科技(武汉)公司,将开拓华中及周边区域的智慧医疗产业市场。
科创园作为我市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的窗口,招商引资是其首要目标。在招引模式上,由各县(市、区)和咸宁高新区在科创园设立分中心,分头招商、各展其能。
“希望通过这个新窗口,更多招引北上广深的优质企业。”咸宁高新区(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负责人张坤锋介绍,招引的入园企业要考虑企业类型、企业团队是否符合咸宁的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
为最大程度用好招商窗口,市政府研究出台科创园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机构入园条件、流程、政策及出园规定。市科技局作为园区牵头协调单位,严把入驻企业机构质量关,确保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
“招商速度快、企业质量高。”市科技局副局长鲁振坦从去年5月开始负责科创园建设协调工作,科创园招商引资的速度和质量让他颇有感触。
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开园半年来,科创园拉满“招商引资”进度条,共接洽项目182个,首批签约入驻81家,目前增至114家,总入驻率70%。
孵化服务——
这里是招才引智的新磁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科创园招商引资的亮眼表现,与园区优质的孵化服务密不可分。
1月9日上午,科创园的共享路演厅内,基金+招商项目路演活动“高朋满座”,金融机构与路演项目在这里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对接。
“这样的活动,几乎每周都有。”恒擎科技总经理李子林说,自己的公司正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内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对公司研发团队很有促进作用。
受益于科创园良好的孵化氛围,李子林表示,“计划两个月内将公司全部搬迁至此。”
科技金融、人力资源、中介代理、基金创投……为了服务好像恒擎科技这样的初创企业,科创园发挥孵化服务的磁场效应,着力为入园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让小企业、新企业轻装上阵。
“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城市合伙人的园地。”咸宁高投集团盛宁公司副总经理李清毅介绍,作为投资运营方,咸宁高新投资集团一直围绕“平台、资本、人才”三大要素,全方位服务入驻企业。
在平台建设方面,推进园区食堂建设,解决了近600名员工的用餐问题;为入驻企业的67名员工解决住房问题;增加投放园区共享单车200余辆……
在人才招引方面,园区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23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4所高校签订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
在资金保障方面,园区与14家银行和券商建立服务合作关系,成功为滴水科技达成2300万元的基金创投合作。
人才因产业而聚,园区因人才而兴。在科创园的孵化培育下,一名名科技人才在这里成长逐梦,一批批初创企业在这里发展壮大。
研发创新——
这里是科创应用的新平台
医疗云、类器官科学、芯片研发、空间信息技术、非公路矿用车及其零部件的研发……半年来,随着一个个高“含新量”企业的入驻,科创园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
“非公路矿用车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公司的主营业务。”1月5日,在咸安(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为华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冬,正在洽谈业务。
研发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邱冬介绍,公司生产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已在各类严寒环境和高海拔地区的矿山、水电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科创园,其主要业务专注于设计研发方面。
在研发领域,科创园的黑玉科学公司同样展现出其专业与专注。这是一家以类器官科学为核心技术的生物医学研发企业。
1月5日,记者来到科创园综合楼探访黑玉科学公司时,武汉研发中心的团队正在GMP医学实验室里为肿瘤患者提供类器官技术临床检测及进行相关科研工作。
黑玉科学公司副总裁张铭浩介绍,企业的核心科研团队由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以及罗氏制药等世界顶级生物医学团队的人才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黑玉科学公司还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投资成立了类器官联合研发中心。
“企业选择这里作为重要研发中心,主要是看中了武汉丰富的人才资源。”张坤锋表示,没有科创园提供“研发”平台,咸宁高新区要引进这样高水平的科技企业是很难做到的。
“高端人才引进难、创新项目落地难。”鲁振坦介绍,科创园突破了区域条件限制,充分用好了武汉人才和产业集聚优势,对打破我市科技创新的“两难”境地,推动全市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突破性意义。
成果转化——
这里是区域竞争的新阵地
“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半年来,已有21家入驻科创园企业“反哺”咸宁,到我市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与“生产”实现无缝衔接。
1月5日,咸宁高新区绿色双创产业园16栋内,武汉滴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咸宁生产基地的仓库管理人员叶练正在进行智能拖地机、智能洗车机的发货工作。
“去年12月份,咸宁基地产值达到了130万元,纳税额约15万元。”滴水科技咸宁生产基地生产总监王烈介绍,基地总投资额2亿元,已招聘70多名咸宁员工。
该公司自去年8月签订招商协议并入驻科创园以来,发展迅速。去年10月中旬,该公司在咸宁高新区的生产线就已正式投产。
同样,在绿色双创园7号楼,小麦便利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咸宁智能工厂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调试当天生产的1500升智能售货柜。
总部落户于科创园的小麦便利,公司有多家生产基地,其中咸宁智能工厂主要制造开门自取式智能无人售货柜产品。
“目前工厂已建成一条生产线,招募了20名工人。”小麦便利咸宁智能工厂负责人金灿介绍,咸宁智能工厂每天能够生产出100余台智能货柜,为满足市场需求,其他生产线也在加快建设中。
创新的“桥头堡”,产业的“新飞地”。半年时间,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从无到有,快速成长:
6个月时间,吸引114家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科创企业签约入驻,一大批企业在这里培育孵化;66家企业正式入驻园区并进入实质性运营,21家企业到咸宁建立了生产基地;园区内常驻员工近600人,其中约300名精英专注于创新研发。
随着一条条产线投入使用,一家家生产基地拔地而起,科创园“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咸宁,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咸宁”目标正一步步实现。
创新,永无止境。发展,永不停歇。
今年,我市将实施科创园“满园轮替计划”,深度对接武汉光谷和全国科创资源,孵化引进不少于30家科创企业来咸宁建生产基地。
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正成为咸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谭宏宇 通讯员 田园 沈璐琪)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工行咸宁分行跑出新年信贷加速度
下一篇:
杨军调研督导创文工作要求 不断提振文明村镇“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