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咸安区向阳湖镇祝垴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胡国平与村民小组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双方约定,胡国平租赁向阳湖围垸内60亩鱼池,每亩每年620元,期限5年。该鱼池上一轮租赁价格为每亩每年300元。
“此次承包不但开了村民大会,还进行招投标公开竞价,流程规范了,租金也提高不少。”祝垴村党支部书记李朝阳感叹,这得益于“合议共管”工作法。
近年来,咸安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乡村合同纠纷化解法治化模式,形成“合议共管”工作法。去年底,该工作法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典型经验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关会议上推广,咸安也成为全国5个作交流发言的代表之一。
“问题”合同折射治理难题
向阳湖镇位于咸宁城郊斧头湖、西凉湖之间,水资源丰富,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承包土地发展鱼塘、稻虾等养殖业,因合同产生的纠纷也随之增多,群众反映强烈。
如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这要从一份“问题”合同说起。
向阳湖镇甘棠村有一处鱼塘,经营权归5个村民小组所有。2021年底,承包商胡某与5名组长私下签订承包合同,价格、面积都存在严重问题,关乎120户村民的集体利益。
时任向阳湖司法所所长马登平回忆,面积以水面计算,夏季涨水、冬季枯水,以哪个为准?尤其是承包方要求“合同到期后归还其投资改造鱼塘费用”的条款极不合理,“到时候村集体不仅收不到租金,还会倒贴”。
针对“问题”合同,村民代表希望重签。向阳湖镇高度重视。历经20余天,马登平等人走访50多户群众,举行十几次屋场会,最终修订了合同,化解了积怨,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一份“问题”合同,折射出基层工作的源头治理问题。
“我们举一反三,对全镇不规范合同进行摸底排查。”向阳湖镇党委副书记程文增介绍,全镇共排查村组合同505份,发现问题合同304份,主要集中在鱼塘承包、房屋租赁、工程施工等方面,其中鱼塘承包类将近一半。
“合议共管”把好三关
梳理全镇合同发现,有的合同写在烟盒上,有的合同只有一句话,还有的合同承包期限是“无限期”……马登平处理日常来访时也发现,大多数矛盾纠纷根源都出在合同上。能不能帮群众把关这些合同,从源头上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在镇综治中心牵头组织下,向阳湖司法所主动靠前,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2018年开始探索,2022年逐渐成熟,摸索出“合议共管”工作法:民主议、共同管、专业审,预防化解农村合同矛盾纠纷。
重中之重,是把好三关:
把好合同关。村组合同签订前,由司法所统一把关审查,再通过招投标等方式依法合规签订合同。
把好公章关。村小组公章由村委会代管,重大事项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参加的会议表决通过后方可盖章。
把好制度关。建立健全农村“三资”领域合同签订、监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
咸安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方兆淼介绍,该工作法找准村民法治观念不强、经济利益驱使等问题症结,把农村常见的合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老所长马登平带领下,司法所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一份份合同仔细看、一个个‘骨头’下功夫啃,组织当事人面对面评议。”向阳湖司法所负责人陈娟说,“合议共管”工作法得到群众点赞,如今村里的合同都“晒”在阳光下,公正透明。来司法所的村民,也从上门扯皮变成了咨询。
2023年4月,马登平退休,向阳湖镇挂牌成立“老马工作室”,聘请他作为专职调解员,继续参与“合议共管”工作。
今年2月,向阳湖镇举办“合议共管”工作法培训会,请马登平授课,全镇机关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及网格员近200人参加培训。
规范了合同,凝聚了民心
管好小合同,解决大问题。
“以往岁末年初调解压力大。”甘棠村村干部江婷说,以前做调解工作,主要靠讲人情,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没准哪一天矛盾又突然爆发;现在合同规范了,协调矛盾纠纷依法行事,发生一起化解一起。
马登平告诉记者,以往合同不规范,合同到期后,矛盾纠纷自然多,一旦不可调和,当事双方就会从村组闹到乡镇甚至区里。现在合同规范了,群众后顾之忧减少,扯皮的事大大减少。
程文增介绍,“合议共管”工作法全面铺开后,全镇合同类矛盾纠纷直线下降,无一例上升为诉讼案件,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近两年来通过规范各类合同,全镇村集体收入增加1000多万元。集体资金搞活了,环境大变样,有的村修起文化广场,有的村刷黑主通道,有的村建好篮球场。矛盾纠纷少了,人心更齐,凝聚力更强。
“群众的事是天大的事,群众的疙瘩由群众来解。”咸安区委书记顾兴旺表示,“合议共管”工作法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依法有效化解乡村合同纠纷,规范的是合同,凝聚的是民心,目前正在全区推广。
(原载《湖北日报》2024年03月24日第一版)
编辑:何凡
上一篇:
江湖生色焕新颜 —— 嘉鱼推进文明城市建设观察(上)
下一篇:
2023年度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名单公示 咸宁新增一团体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