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从青丝到白发,守护英魂40载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04-04 09:06

生前,丈夫献出山林,安葬烈士忠骨;死后,妻子接力祭扫,立下“生死之约”。

听“中国好人”龙运娥清明节讲述—— 从青丝到白发,守护英魂40载

我叫龙运娥,今年86岁。

4月2日一大早,你们几位记者来做客,说要采访我,可我一个农村老太,又有什么事值得一说?

你们说要和我一起去烈士陵园,我和小儿子正准备上山呢。

这么多人一起去祭扫,如果我那忠厚老实的老伴看得到今时今日,他应该会笑着夸我吧。

哎,时间可过得真快,一眨眼,就是40年。

“都是共产党给的好日子,做人不能忘本”

说起来,还是缘分到了。

我的老家在湖南娄底的农村,家中兄弟姊妹不少,在旧社会,那真叫一个苦,直到共产党解放了我们。

18岁,一个远房亲戚介绍我远嫁到“汉口”去,兴许是一句口误吧,毕竟那时候汀泗桥号称“小汉口”。

我挺感谢这句口误,正是这句话,才让我来到汀泗桥,与章荣伍结缘,那年他20岁。

章荣伍也是个苦命人。他在娘胎里,爹就死了;8岁时,娘得了大病没救过来。他从小吃百家饭,给地主放牛、打柴,有一顿没一顿熬到了解放,党和政府关心孤儿,把他拉扯大。

老章算不上英俊潇洒,但对我很好。都是吃惯苦的人,所以什么农活都做得来。我俩勤扒苦做,很快他当上了生产队男队长,还入了党,我则是女队长。

特别是分田到户后,我家成了赤岗村第一个万元户,老章连着3年被评为省劳模,我当上了市里政协委员,还上过广播呢。

说来说去,都是共产党给了我们好日子。老章常说,做人不能忘本。我们就商量着把三儿子送到部队去了,他还蛮争气,在部队立了三等功。

“老伴这辈子吃到的第一个苹果,是烈士生前给的”

嗨,年纪大了,越说越远。来,我再说说烈士陵园。

1956年,我嫁过来没多久,就听老章说起一件事:早几年有好些受重伤的、得重病的解放军到镇里治病休养,上级专门为他们建了一个学校叫“中南荣校”。

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南下大战之前,留下来治疗的重伤病员,也有过抗美援朝志愿军伤员,反正都是为我们老百姓受伤的。

可惜我没见过他们。但常听老章说,有些兵头上还包着纱布,却来帮村里修路、挑谷;有些兵走路一瘸一拐,却帮孤寡老人砍柴、扫地……连老百姓一口水都不肯喝。

说来你们别笑,老伴这辈子吃到的第一个苹果,就是他14岁那年,一个“中南荣校”的伤病员给的。

别看老章平时是个闷葫芦,可这些往事记得一清二楚,只要打开了话匣子,他能天天挂在嘴边,最爱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要向战士们学习,帮助更多的人。”

村外的石头嘴河滩上有一大片石墓碑,过去条件差,那些伤重“走”了的战士,只能葬在河滩上。早些年村里还没修水库,一旦大洪水漫过田畈,烈士的坟墓就被冲毁了。

退水之后,村里人都自觉去河滩捡烈士遗骨,然后继续埋在高一点的河滩上。

但这也不是个办法。老章看在眼里,愁得不行,心里就像有“一根刺”,总想给烈士们找个安定的地方。

这老头一直“犟”,想到啥就坚决要做到,不过算他有能耐,他跑武汉、跑咸宁,到处寻求支持。1984年,好消息传来,咸宁市政府专门拨款来支持修建烈士墓园。

“把自家山林捐出去,为烈士忠骨找个安身之所”

埋到哪里是个问题,毕竟都改革开放了,山林分到了各家各户。

村里第一次开协调会时我也参加了,主题是要大家发扬风格。没成想,老章抢着第一个发言就“一锤定音”,不给别人丝毫机会——“把我家后山十几亩林子捐出来,修建烈士陵园。”

虽然老伴没提前打招呼,可我无条件支持。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解放军为老百姓连命都可以不要,我家这点山林又算个啥?他小瞧我哩。

烈士遗骨迁上山那天,全村都出动了,那场面,没得说!埋在河滩石头里的墓碑,也被村里人一块一块清理出来,你扛我挑,全搬上山。

镇里给修建陵园的百姓发补助,但没人去领,为烈士做点事是很光荣的,怎么还能要工钱呢?

我家那个粗人,还专门请来镇里的文化人,将原石碑上的文字,一笔一划地临摹到大理石碑上。必须得让后来人都知道,这里埋的是革命烈士!

陵园就在我家屋后,为烈士守墓,我们一家当仁不让。打那时起,只要农活不忙,我和老伴就去陵园扫一下枯枝落叶,锄一下杂草。

你别看我老太婆没读多少书,可老章一点点地教我认墓碑上的字,后来我可都认全了。碑上记下了烈士籍贯等信息,有云南人,有广东人……最小的细伢,才十几岁,真可惜呀!

不用扶我,来这边看,对,就围墙外这儿,这是老章的坟包。

看上去寒酸吧,可不是我们不“讲究”,还是要顺他自己的意。农历2007年底,老章得病走了,走之前最后的话,就是把他埋在烈士陵园的围墙边上,离烈士墓近一点,坟头一定要低一点,绝不能跟烈士一样高。

“我死后,把我也埋在烈士身边,生死一起”

当然了,除了葬一块儿,老章也不忘提醒我,要多多照顾烈士们。

哼,还用得着他说?孩子们不在身边时,我经常一个人到陵园里来,打扫卫生,清理杂草,累了,就坐老伴边上说说话。

有蛮多人跟我说:太婆你年纪大了,没必要再往山上爬了。

那不行的!我跟老章约好的,只要还走得动,年年都要上山扫墓的。哪个说都没得用!

其实,村里的党员干部,还有退伍军人,也经常去打扫。事都让他们干了,但我还是习惯跟上去看看。

记者你看,这两边是我们栽下的树,柏树啦,松树啦,长得好快,已经一人多高了。

尤其最近这些年,更热闹啦。一到清明节,好多大学生、中小学生来献花,有些还是从武汉、赤壁来的。市里、区里的党员干部也来过,一年下来只怕有上万人哦。

我想,不管是烈士们还是老章,都会觉得自己很“值得”吧。

前不久,镇干部来我家,说我评上了“中国好人”,国家级别的,表扬我给烈士守墓这个事做得好,还到处要别人向我学。

哎呀,我老太婆一把年纪了,又不图点啥,还出这“风头”?毕竟现在身体不蛮差,记性也还好,平时种点菜,喂点鸡,和小儿子住在一起,自己管自己没得问题。

我就指望以后,来这里扫墓的人能再多一点、再热闹些。反正我是跟儿子交代了,哪天等我不行了,一定要埋在老伴边上,继续守着这些烈士,生死在一起。

咸宁日报记者 饶敏 程昌宗 吴文谨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通城开展赏花季系列活动 赏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
下一篇: 咸宁市开展“十四大专项行动” 推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