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以存取出 借力起飞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阚文波的“种田经”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08-03 10:12

冷库里堆满谷子、碾米机内灌满大米……还没到“丰收季”,这里却仓廪充实、亦有余粮。

拖拉机、植保无人机、联合收割机……即使过了犁耙水响好光景,这里也可见地上轰鸣的“铁牛”、空中悬停的“飞牛”,再不复牛耕人种的景象。

7月31日,记者在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11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阚文波的“农机大院”里,见到一幅现代农业的壮观场景。

从开局一台拖拉机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阚文波用8年时间实现了人生“逆袭”。

从“镐锄镰犁”到“金戈铁马”

如今的黄荆塘村,一台插秧机忙活一个白天,就能让60亩田轻松穿上嫩绿“新装”。

“以前一家五口人忙活一周,才能插完4亩田的秧,个个累得直不起腰。”阚文波感慨。

生于农村的80后阚文波,打记事起就吃尽种田的苦。但在那个年代,不种田不行,兄妹三人的学费、全家人的生计,都维系在4亩水田上。

“那时候,最昂贵的工具是牛,最强的动力源也是牛。”阚文波回忆,一头牛得靠几户人家共养,需要打田翻地的时候,家家户户轮流使用。还有翻地、插秧、植保、收割等农活,每一项都忙碌而漫长,特别是晾晒、打谷得排队进行,常常从清晨忙到深夜。

和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中学毕业后阚文波走出农村,干起个体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常常在午夜梦回的时刻,感怀土地所赐予的恩情。

2016年,咸安区三年基本农田改造项目完成,汀泗桥镇小田并大田,修出机耕路,种植条件得到改善。但因年轻劳动力不足,村中老人望着好田无力耕种,只能着急上火。

乡亲们急切的呼声,让阚文波头脑一热,筹集62000元,购入了全村第一台拖拉机,搞农机社会化服务。“从想法到落地,仅用一周时间。”他说。

保持车速、安装挂具、调整犁深、犁田整平……经过一年摸索,阚文波熟练掌握了农机的操作技巧。

“铁牛”的效率与过去天壤之别:一脚油门下去,能翻动宽达两米的土地;一个小时的翻耕,抵得上牛耕人种苦干一周。

到第二年,阚文波成了村中炙手可热的“明星”,请他翻地的“档期”被排得满满当当。阚文波也有呼必应,但凡谁家有农事,只要言语一声,立刻出人出车。

“请他做事,少操心、少花钱,省了人工还不误农时。”黄荆塘村10组村民廖明生赞叹。

从传统的“镐锄镰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铁马”,阚文波凭借一台台农机,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从“钢铁洪流”到“低空制导”

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让阚文波意识到:让机器来种地,是农业发展的最优选项。

决心做大做强的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成立了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后又添置多台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他个人拥有的农机价值超过百万元。

“利器在身”的阚文波不忘时时充电。他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先后到省内外知名高校学习,主动参加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比赛、经验交流活动。

阚文波认定:“现代农业,就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也就在这个时期,咸安土地“大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力推进,为他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紧跟咸安土地“大流转”的潮流。“2017年30亩,2018年260亩,2019年400亩……”阚文波扳着手指头如数家珍,他时常开车在乡间转悠,一旦发现抛荒、撂荒地,就第一时间将之流转过来。如今,他个人的土地流转规模达1400亩。

“忙得过来吗?”记者问。

“我的底气在农机矩阵,‘武装到了牙齿’!”阚文波笑言。他介绍,自己是这样种田的——拖拉机埋头翻耕,插秧机来回穿梭,无人机撒种飞防,待水稻成熟,联合收割机驶入田间,收割、脱粒、分离、打捆……金黄的稻谷就从田间地头直达加工厂。

近两年,他给农机安装上了新套件——北斗终端。

“好比给传统农机装上‘智慧大脑’,播什么种子、一亩播多少,都可提前设置好。作业时,系统随时监控料位,一旦卡种漏播,便会报警。”阚文波介绍,这一完全自主的高精度导航系统,将农机变成无人驾驶的“神器”,解决了原先纯手动操作带来的播种不直、行距不均等问题。

“很多时候,我只需当一个‘看客’。”阚文波笑言。

腾出手脚的他大力向外延伸,如今他的合作社服务范围达到2.6万亩,服务对象遍布咸安区马桥、向阳湖、官埠桥和赤壁市官塘驿等乡镇。

从“农机大院”到“粮食银行”

有了一台台身怀“十八般武艺”的农机,阚文波的事业蒸蒸日上。

2020年,阚文波带领新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将村中一处废弃砖场盘活,建成一座“农机大院”,投入500万元,购进一套集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粮食加工设备。大院既是农机基地,更是一个粮食加工厂。

在他看来,大规模生产和机械化生产,只是在效率上做提升。要将效率变成效益,还得实现“狭义农机”向“广义农机”的转变。

记者在农机大院看到,这里建有1000平方米的稻谷烘干仓储车间,有6组粮食烘干机,6个百吨恒温谷仓,1栋农作物展示检测综合楼,1座近500立方米的粮油保鲜冷库。

这也代表着阚文波的“耕、种、管”生产链条,已经向着“收、贮、检测、深加工”全链条延伸。

记者随他进入车间,只见一车车散装稻谷,经过L型的流水线后,在末端变成颗粒饱满、色泽清白的大米,并自动完成装袋。

在“农机大院”建成投用当年,汀泗桥全镇的种粮大户都将自己种植的粮食,送到这里烘干。到第二年,“农机大院”烘干粮食达到150万公斤。

去年,新民农机合作社粮食加工总量达200万公斤,全年营收800余万元,较上一年度翻一大番。合作社一跃成为咸安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农机大院”除了加工之外,还是一座“粮食银行”,不论是合作社社员还是个人种植户,都可以来这里“存”下土地和谷子,“取”出现金和大米。

“产品价格稳定、市场供给充分、农民思想转变,改变了过去储粮的习惯。我们的‘农机大院’,其实就是一个粮食储备库,为粮食安全贡献力量。”阚文波说。

“农机大院”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记者看到,院外,一座规模宏大的钢架玻璃大棚初现雏形,投资达200余万元,这里将成为阚文波的育秧基地。

“我今天的好日子,是借农机实现的。区里不仅政策好,而且农机产、购、修全链条发展一条龙,解决了农机大户的后顾之忧,我们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谈及未来,阚文波信心满满。

记者饶敏 吴文谨 特约记者 李婷婷


编辑:何凡

上一篇: 杨军调研督导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要求 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 杨军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要求推动项目提质增效 赋能产业聚优成势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