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烈日当空,热浪逼人,室内绿植点缀,凉风习习。8月11日上午,咸宁市南昌路社区香城书房里,孩子们在认真学习,大人们在安静阅读。
南昌路社区香城书房由社区与咸宁市图书馆共建,共有三间阅览室,面积177平方米,藏书8000余册。书房实现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共享,与市图书馆借还联动。
温泉中学语文教师卫玲是这里的常客。在咸宁市前7个月的借阅名单上,她和丈夫的两张借书卡共借书224册,位列借阅榜榜首。这224册书均从南昌路社区香城书房借出。
为什么不去市图书馆?“香城书房离家近,更方便!”卫玲说,她住希望桥附近,距南昌路社区香城书房1.2公里,骑行几分钟就到,而市图书馆在6.4公里外,“书房在社区,就像把图书馆搬到了身边。”
“大部分是借给孩子看的。一次借8本,每周末借还一次。”卫玲的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女儿刚刚考上鄂南高中。
2019年,咸宁市新图书馆建成投用,该市同步启动城市书房建设。
什么样的城市书房才能最大程度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距离,成为首要考量。
“离市民近些,再近些!”蔡骏是咸宁市图书馆馆长,参与书房建设全程。他认为,首先书房的选址与市民的居住距离要足够近。如书台社区书房建在社区内,周边居民超过2万人,大多数人步行几分钟即到。其次是书房的服务要贴近市民,做到心理上“零距离”。要通过完善的服务配套、丰富的阅读体验与读者建立起联结。书房与市图书馆一体,实现全信用免押金自助办证借还,通借通还、错时服务,市民“零门槛”在家门口即可办证借还,真正把城市书房变成“社区书房”和“我们家的书房”。依托社区组织与志愿者参与,书房每周末都会主办两到三场主题阅读活动。“社区群里公布活动预告,几十个名额往往几分钟就被抢光。”书台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文文说,家里来了客人,有居民习惯带到书房来逛逛。书房,已成为居民的文化客厅。
咸宁是著名的桂花之乡,这11座城市书房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香城书房。
2023年数据显示,咸宁市图书馆实现流通1036330人次,其中书房占比61%;图书外借518165册次,书房占比30%;共举办活动701场次,书房占比53%。
未来,咸宁市6个县市区将借鉴香城书房模式,在各地推广建设书房和书屋。香城书香,将弥散至城市社区、偏远乡村。
(原载《湖北日报》2024年08月14日01版)
编辑:何凡
上一篇:
连续3年获省考核“优秀”等次 咸宁长江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下一篇:
咸宁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举行第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