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 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产线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7-11 08:29

咸宁网讯 记者见博、通讯员吕志海报道:在漆黑密闭模拟矿山巷道里,一辆无人驾驶的矿车悄然启动。没有北斗卫星的信号指引,也缺乏5G网络的实时支持,它却能精准地避开障碍物平稳前行。近日,记者走进赤壁万皇智能装备公司的模拟矿山巷道,亲眼见证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的最新科研成果——智能无人矿车的测试现场。

地下空间缺乏导航信号,一直是无人驾驶技术难以突破的瓶颈。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研发的智能无人矿车系统,凭借先进的激光点云导航与实时地图构建技术,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实现了井下无人矿车的自主定位与导航。预计这款全国首批“赤壁制造”的智能无人矿车8月份正式上市。

该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思远介绍,公司成立于2017年,前期主要为赤壁龙头企业维达力产业链提供专业配套服务。近年来,企业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主动转型,将发展重心聚焦在智能化和数字化设备的生产制造上。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必军教授团队入驻中试谷后,敏锐地察觉到该公司在智能无人化领域的技术优势,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开展地下矿区群体车辆自动驾驶技术转化成智能无人矿车项目的研发工作。

如今,这款智能无人矿车能够在没有北斗信号和5G信号的地下复杂环境下自如地自动驾驶,真正实现了井下矿石开采、运输等全链条无人化作业生产。

“智能无人矿车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预估每年的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左右。”王思远对未来充满信心。

目前,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已成功推动多项科技成果在当地企业落地开花。湖北藻蓝生物公司引入青岛农业大学陈伟教授的红球藻养殖及虾青素、叶青素提取技术;湖北时间种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的益生菌发酵技术等,这些成果的落地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还成为重大科研项目落地的理想之地。基地为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众多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科技公司提供无人系统测试等科研支持,持续推动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基地创新采用专家顾问和 “科技副总”模式,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攻克研发难题,已为企业节约研发成本近千万元,成为企业创新发展道路上的坚实后盾。


编辑:何凡

上一篇: 推动产业转型做实倍增行动 通山电子信息产业茁壮成长
下一篇: 咸宁电网负荷连创历史新高 吹响迎峰度夏保电“冲锋号”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