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21日,嘉鱼县紧扣“才聚咸宁 共建支点”主题,成功举办9场人才周系列活动。这场人才盛会通过精心设计的“引、育、留、用”全链条举措,吸引了1600余名各领域人才参与。
搭建平台促转化
人才周期间,一场跨越省界的交流活动悄然进行。嘉鱼县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远赴河南理工大学,开展“百校联盟”回访交流。面对高校科研团队,代表团成员详细介绍了嘉鱼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双方就实习基地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入探讨。
“企业的技术难题,正是高校研究的突破口。”县人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精准对接让人才与产业相得益彰。
近年来,嘉鱼已累计示范推广水稻、玉米、甘蓝等农作物新品种200余个,全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农业科技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科技成果转化是人才价值的试金石。在嘉鱼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场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成果展示活动如火如荼。示范区里,24个水稻新品种犹如一幅锦绣画卷铺展在田间,农技专家正蹲在田埂边,向围拢而来的种植户们细致讲解每个品种的特性和栽培要点。“这个品种抗倒伏性强,适合我们江边多风气候。”一位农户边记录边感慨,“人才周把课堂搬到田间,太实用了!”
精准服务暖人心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得住。嘉鱼县在提升人才获得感上下足了功夫。
9月15日,金盛兰冶金公司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聚焦职业健康,守护钢铁脊梁”主题健康讲座正在进行。县人民医院的专家们针对钢铁工人的职业特点,带来了一场量身定制的健康知识普及。讲座结束后,工人们排起长队等待义诊。“没想到在厂里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一名工友在接受检查后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县总工会会议室内暖意融融。8名省部级困难劳模接过共计10万元的补助金,脸上洋溢着笑容。此外,全县810名劳模和优秀职工已分批参加疗养休假活动。
“有困难,找人才办。”这已成为嘉鱼县高层次人才的共识。人才周期间,工作组深入湖北嘉鑫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南鄂英才”“南鄂杯”落地企业,现场了解人才在科研和生活方面的需求。一位企业技术总监感慨:“县里对我们的事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青年人才挑大梁
人才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人尽其才。在刚刚落幕的湖北省“科创有我 共建支点”科技攻关竞赛中,一支年轻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嘉鱼蔬菜产业青年科技突击队。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人,凭借《走科技之路 “蔬”写现代农业》项目,一举夺得全省二等奖。
“我们要让嘉鱼蔬菜的品牌更亮眼。”突击队队长、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矫正彪信心满满。从品种筛选到栽培技术革新,这支队伍正用科技的力量重塑传统农业。
与此同时,一批特殊的“联络员”正在全国各地活跃着。他们是“嘉鱼籍在外学子联络站”的站长们,目前已有17名嘉鱼籍学子担任这一职务。通过收集需求、推送家乡动态、对接返乡服务,这些年轻人成为连接游子与故乡的纽带。今年暑假,百余名大学生通过这一平台回到嘉鱼实习实践,为家乡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本次人才周活动参与广泛、反响热烈,有效宣传了人才政策,提升了人才满意度,进一步夯实了“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嘉鱼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人才周为契机,持续优化人才工作机制,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让各类人才在嘉鱼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记者 王恬 通讯员 魏明明 方光瑞)
编辑:何凡
上一篇:
周锋到咸安区调研督导林长制工作
下一篇:
咸宁桂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