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国内产品都能像欧美国家那样,执行高标准,加以严格监管,提高品牌认可度,海外购物热才可能逐渐降温。
毫无意外,在刚过去的“双11”,进口商品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追捧。据新华社15日报道,“双11”当天,天猫进口牛奶售出300个集装箱、美国好奇纸尿裤售出80万包。与网上购买进口商品热一致,去年我国公民境外消费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超1亿“国际扫客”海外扫货。
明知许多“洋货”也是“中国造”,消费者为何仍买买买?道理明摆着,海外商品质量、价格都更有优势。商务部数据则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五类产品的20个品牌高端消费品,中国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
为什么中国制造的服装、箱包、电子产品,投放海外市场的比国内的质量明显要好?原因就在于,这是按照国外生产质量标准制造的。按规定,国内产品只要符合国标就可以了。但我们看到,许多产品的国标不仅低于国际标准,甚至低于地方标准和厂家自己的生产标准。这样的话,国外品牌在中国当然乐于按照中国标准执行,而国内产品也没有动力提高自身质量以迎合消费需求。例如,同样是不锈钢制品,采用304不锈钢和201不锈钢,质量当然不一样。但如果采用201不锈钢就符合国标,或者根本就没有相关规定,厂家就不会积极地更新换代。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人海外购物热,不仅在倒逼国内制造业提质升级,也是在倒逼国家标准加快升级。对此,相关部门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只有国内产品都能像欧美国家那样,执行高标准,加以严格监管,提高品牌认可度,海外购物热才可能逐渐降温。 (据京华时报)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流量“被偷”应该由谁来调查
下一篇:
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核心观点:如何做到“有效供给”?通俗地说,就是要对准市场需求供给产品,实现农产品的有供必有求,有求必有供。对于广大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