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湖北武汉市新洲一中的邹英杰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因对专业不感兴趣,2015年3月,他毅然退学。今年,他重新以总分705分的新洲状元身份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同样,邹英杰复读时的同班同学王琛琪,201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上学不到一个月,因所选专业不合适,选择退学返回母校就读。今年高考,王琛琪重新以701分再次考入北京大学,准备就读数学或信息科学专业。6月27日,两名学生接受采访时表示:退学原因不为其他,只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 (据楚天金报)
正方:佩服他们的勇气
栖雪:为选择合适专业而回炉,勇气可嘉。
罗彬茹: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更何况他们是选择一辈子的专业方向。
樊耀文:选择专业就要选自己爱好的,感兴趣的。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犹如在海里畅游,得到的是快乐,学到的是知识,将来成才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梁秀峰:学霸退学重考实属无奈。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本应是大学教育的基础,然而由于转专业限制,却使这也变成颇为困难的事情。大学设置各种转专业限制,主要是担忧学生扎推转向热门,导致冷门专业缺少学生,进而导致师资闲置,而热门专业又可能造成师资压力加大。其实,这种想法更不利于师资配置。大学各专业的师资配置,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当然,笔者也不是主张转专业毫无限制。
反方:这是浪费教育资源
姜文来:尽管退学与重考是自己的权利,我们无权去干涉,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他们剥夺了其他2个人上清华或者北大的机会,用自己的一年时间来验证所谓的自己喜欢的专业,既牺牲了别人的利益,也付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是不是太任性了?
李兆清:为了重考,他们得付出很多心血和汗水,也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一些教学资源,同时也耗费了这两个人的光阴。如果高校转专业少一些限制,两位学霸还需要退学重考吗?
Hnldlcq:是资源浪费,人需要终生学习,真正想学习有的是机会,何必局限于某个专业呢?
罗立志:学招生名额有限,进了名校又退学,为什么当年不选择放弃,将招生升学机会让给他人。高考升学专业是自己填写志愿时反复考虑好的,到了大学就反悔,如果说都这样,岂不是自己折腾吗?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禁毒教育要常进校园
下一篇:
扶贫资金“跑冒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