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环境对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这样比喻:“好比阳光、空气和水,须臾离不开。”诚然如是。
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投资环境的竞争,本质上是要素集聚能力的竞争。经验表明,一些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能够换道发展、后发赶超,跨入省内第一方阵、国家一二线城市行列,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具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技术、人才源源流入,形成区域“洼地效应”。咸宁要想在新一轮投资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必须在环境建设上下硬功夫,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自我革命的勇气,把咸宁打造成“环境洼地”、“发展高地”。
转观念提升园区环境。市县两级高新区是产业聚集、项目带动和吸引投资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平台,其基础配套设施水平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落地、客商能否安心。我们要把园区作为招商硬支撑和项目孵化地,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投融资改革,通过PPP、EPC等运营模式,加强与央企、国企和知名企业战略合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提高产城融合水平,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出实招改善政策环境。优惠政策是各地招商引资的利器。要想引来“金凤凰”,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就必须完善和出台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要对国家、省里、市里已有招商政策全面梳理,确保落地落实,让企业真正享受红利,让招商功臣得到实惠,决不能让好政策变成“抽屉政策”。要借鉴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政策范围内,抓紧制定和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可实行政策跟着项目走,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法,为企业量身定做。
下功夫优化政务环境。要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机制,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企业满意为标准,以“三抓一优”专题电视问政等平台来优化服务。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招商项目要实行保姆式服务。要建立项目协调联系机制,落实重大项目领导领衔包保制度,确保项目谈得实、跟得紧、落地快。要健全项目督促检查和问责机制,一季度一调度、半年一核查、年终一评比,推动服务环境进一步好起来、优起来。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各级政府部门要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为投资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优质的服务。全社会要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思想,重商亲商,聚才生财,让创造创新的热流不断奔涌,让高端生产要素不断汇聚,让香城泉都城市品牌美名远扬。
(执笔:陈新)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责任与使命
下一篇:
聚力招商“一号工程”——三论深入推进“三抓一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