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香城时评 >> 正文

推行“党建+”发展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7-05 21:41

  咸安区借鉴“互联网+”思维,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努力实现基层党建的高附加值。

  建强三支队伍,筑牢组织体系。区委始终注重带头人队伍建设,连续3年举办区级培训班,对125名农村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将支部书记抓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联述联评联考,对思想不重视、行动不自觉、群众反映差的支部书记进行约谈或调整,2015年以来,共约谈支部书记28人、调整3人,全面建强农村带头人队伍。选派22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区直单位负责人进驻重点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主抓精准扶贫工作,切实配强扶贫干部、充实扶贫工作力量。对扶贫工作实行单独考核,对扶贫工作成效突出的第一书记,予以提拔重用。大力推进“三扶一助两促进”活动,成立乡土人才智库,配强农民学校师资,围绕发展特色产业、推广先进技术、培养科技致富能手等帮扶任务,采取专题讲座、实地指导、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形式,助力精准帮扶。

  支部引领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大力推进“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产业大户+贫困户”“支部+党员能人+贫困户”等模式,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产业协会,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一核多元”的精准扶贫工作体系。双溪桥镇三桥村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为推进四季腾龙600亩薯尖生产基地项目,党员带头流转自家土地,带头参与基地建设,带头宣讲政策。针对大部分贫困户身患重病、无法外出务工的情况,经全体党员表决同意,采取“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吸收贫困户到薯尖生产基地务工,共有63户贫困户通过务工增收脱贫。官埠桥镇张公庙村入股精准扶贫香菇基地项目,吸纳村里的党员种植能人陈志华承包经营,带动18户贫困户入股和务工,即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也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

  凝聚人心,激发内生动力。在扶贫脱贫攻坚战中,咸安区党员干部坚持规范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结对贫困户“点对点”,懂实情、谋实招、重实干,紧贴民生诉求,制定扶贫措施,让好政策取得好效果,激发了贫困户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委组织部挂点浮山办事处白鹤村,在开展精准扶贫时,首先进行入户走访,了解摸清全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结合该村地处城郊的优势,因户施策制定了“小微养殖”“我家菜园”等绿色生态扶贫项目,22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种养殖增加收入,重燃脱贫致富的信心。

  (葛薇 作者单位:咸安区委组织部)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三转三新”打造立体化党建新格局
下一篇: 不倒的丰碑 永远的榜样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