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时评 >> 正文

“三抓一优”是推动咸宁发展的方法论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7-09-13 20:52

  ○ 鄢文军

  核心阅读:发展不够是咸宁最大的实际。如何破解这一矛盾,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发展抓投资、围绕投资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招商、围绕招商优环境”(即“三抓一优”),不断夯实发展底盘。“三抓一优”不仅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举措,而且是推动咸宁发展的方法论。必须始终以“三抓一优”为统领,把投资作为发展的主动力,把项目作为发展的主战场,把招商作为发展的主抓手,把环境作为发展的主支撑,推动咸宁经济社会发展提档升级、换道超越。

  一、“三抓一优”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认识的逻辑来源于实践的逻辑。“三抓一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咸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是从经济总量来看。2016年,我市经济总量为1107.93亿元。自我相比,我市实现了新跨越,但与其他市州相比,我市仍处于欠发达水平。在全省格局中,我市位于第四层次,排名第10位,仅高于随州、鄂州、恩施,离最近的黄石仍有200亿的差距。与我市相邻的九江、岳阳,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和3000亿,一直是我市的2倍和3倍。现在全省各地加快发展,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以新思路新举措来推动发展,那么在新一轮竞争中必然会错失良机。

  提出“三抓一优”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从经济结构来看。2016年,我市三产结构为16.6:47.7:35.7,第二产业占比较高。近几年来,我市第二产业占比一直在47-49%之间,还未过50%,而2016年我市城镇化率刚过50%,这表明我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发展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我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大批工业项目纷纷落地,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抓一优”正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从发展动能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2016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463.49亿元、442.54亿元、28.52亿元,投资远远超过消费和出口。从投资效果来看,2006-2016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从100多亿到1400多亿,年均增长30.4%,而同期GDP从230多亿到1100多亿,年均增长16.8%,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在65%以上。投资带动了项目建设,强化了招商引资,促进了环境建设。可见,“三抓一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

  二、“三抓一优”是推动发展的根本方法。

  当前,我市正处于重大机遇叠加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要把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实效,必须有抓手、有路径。市委、市政府立足咸宁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抓一优”,这为解决发展不够的问题找到了根本方法。一是围绕发展抓投资。发展的关键靠什么?从各地的经验来看,抓投资是推动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投资是发展的定海神针,投资不稳,经济难稳。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发展抓投资,积极策划投资项目库,全力争取中央和省重大投资项目,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召开固定资产投资推进会等措施,营造了投资和项目建设强大气场。

  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5.2%;7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率达到98.9%;民间投资增长19.7%,位居全省第1位。二是围绕投资抓项目。投资的关键靠什么?就是靠项目建设,通过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来推动投资的持续发展。项目既是方法手段,又是目标要求。事实证明,没有一大批重大项目如红牛、奥瑞金、华润电厂、金盛兰冶金、瀛通电子等,就无法支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我市集中开工了2批共160个项目,总投资达336亿元,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新高潮。同时,我市通过策划项目、签约项目、在建项目、投资项目四大类进行量化评分,以实绩论英雄,以名次排座次,有力地推动了投资和项目建设。三是围绕项目抓招商。项目建设的关键靠什么?从我市的实际来看,招商引资是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出台了招商引资17条,加大了基金招商、重资产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力度。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县市部门联动招商,优秀人才一线招商,千方百计创新招商,招商引资取得了重大进展。

  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308个,同比增长38.12%;开工项目427个,全省排名第1位;合同投资额1258亿元,总额居全省第2位。四是围绕招商优环境。招商引资的关键靠什么?过去主要靠拼资源、拼优惠政策,现在越来越靠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建设,专门出台了作风建设“新7条”,定期开展电视问政,开展“走村巷·连民心”活动;加强环境治理,对中央和省环保督查问题做到百分之百整改;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全国信用示范市,加强平安咸宁建设;积极推进“五城同创”,建设文明城市等。这些优化环境的新措施,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三、“三抓一优”是内在联系的逻辑统一。

  “三抓一优”作为推动发展的方法论,既是一种工作方法,又是一种思想观念,它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一是“三抓一优”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抓一优”是为了破解发展的矛盾而提出的。投资是发展的动力,项目是发展的关键,招商是发展的抓手,环境是发展的支撑,发展犹如一根红线,始终贯穿在“三抓一优”的全过程。不仅如此,“三抓一优”自身也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整体。

  从投资来看,投资离不开项目,项目落实投资;投资依靠招商,招商推动投资;投资依赖环境,环境促进投资。从项目来看,项目是投资的承载者,项目主要靠招商;项目落地和推进,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从招商来看,招商的目的就是引进投资和项目,而招商的成功,越来越依赖环境。

  从环境来看,环境的优化,既是投资和项目建设的结果,又能更好的推进投资和项目建设。可见,“三抓一优”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必须树立投资、项目、招商、环境一盘棋的思想,统筹推进,决不能单兵独进、顾此失彼。二是“三抓一优”是四级递进的关系。“三抓一优”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各自的地位又是不一样的,具有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抓发展必须抓投资,投资是发展的逻辑展开。必须把投资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一心一意抓投资,千方百计扩投资。抓投资必须抓项目,项目是投资的逻辑展开。必须把项目作为投资的重要抓手,通过项目来谋划投资、推动投资、检验投资、评价投资,使投资项目化、项目成果化。抓项目必须抓招商,招商是项目的逻辑展开。必须把招商作为项目的主要来源,加大项目招商的力度,使招商引资成为工作的指示灯、发展的晴雨表。抓招商必须优环境,环境是招商的逻辑展开。必须把环境作为发展的硬支撑,积极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

  因此,“三抓一优”是四级递进的逻辑关系,它们环环相扣,统一到发展的主题之中。三是“三抓一优”是统领全局的举措。“三抓一优”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必须以“三抓一优”为指挥棒,自觉服从和服务于“三抓一优”。各地各部门要善于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制定“三抓一优”落实措施,推动工作上新台阶、新水平。每一名党员干部心里要想着“三抓一优”、工作干着“三抓一优”、服务帮着“三抓一优”,把“三抓一优”作为体现担当、检验工作的重要尺度。“三抓一优”也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只要我们对标对焦“三抓一优”,按照“四级递进”统筹谋划,就能理清思路,确定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工作。总之,推进“三抓一优”,?就是认认真真地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就是实实在在地推动咸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用“三抓一优”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筹推进全市各项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作者系市政府研究室主任)

编辑: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找准抓手 精准发力——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