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近日,市委书记周锋在接受省级媒体专访时提出,咸宁要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并表示要重点谋划实施产业倍增、科技赋能、动力培育、能级提升、幸福咸宁“五大行动”,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推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整体提升,努力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即日起,本报就如何大力实施“五大行动”推出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当全球产业链加速解构与重构,区域竞争已从“比较优势”之争演变为“系统韧性”之战。咸宁锚定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尤需以“倍增思维”重构产业版图。
产业倍增行动的本质,是以“政策杠杆 + 市场动能”双轮驱动,实现产业链价值裂变。咸宁“水经济”的崛起正是经典范例:2005年中国红牛落子咸宁,不仅催生一座年产值超百亿的现代化工厂,更牵引奥瑞金制罐、元气森林研发中心等22家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原料提取—智能灌装—冷链物流—文旅衍生”的全链条生态。2024年,这条“黄金水道”已突破500亿营收,其成功密码在于“链主牵引—生态共建—价值倍增”的螺旋式进阶。
我市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必须深度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重点推动大健康、装备制造、食品饮料、新型建材、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打造五个千亿产业集群;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能源等新兴未来产业,加快构建“5 + 4”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今年规上企业超1200家,到2027年五大主导产业营收突破4000亿元。
招商引资是倍增行动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巧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策略,像“侦探”一样系统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锁定”目标企业,举办系列招商活动,确保项目顺利对接落地。同时,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提高签约项目的开工率和投产率,让招商引资成果“落地有声”。
项目建设是倍增行动的“硬核支撑”。我们既要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又要加快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项目落地。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转身”,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更上一层楼”。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倍增行动的“终极目标”。我们要深度对接省级现代产业集群规划,打造更多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新兴未来产业。通过优化存量、扩大增量,实现产业结构的“华丽蜕变”。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让产业整体竞争力“一路飙升”。
产业变革注定是刀刃向内的攻坚战。当咸宁从“跟跑者”蜕变为“领跑者”,一个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的增长极必将崛起于长江之畔。
(咸宁日报评论员)
编辑:hefan
上一篇:
大力实施科技赋能行动 —— 二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下一篇:
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
咸宁网讯记者王恬报道:12月6日,张士军同志在通城县代表团与党代表一起讨论党代会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时提出,要认真贯彻党...
近400家外资企业、7万家私营企业、26万家个体工商户选择在咸宁投资兴业。 全市“四新”经济市场主体总量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王忠林出席全省稳增长工作视频推进会强调巩固拓展回升向好态势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8月24日下午,省...
1月21日从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起,我省将以“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建设为驱动,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服务全...
咸宁网讯记者刘珊珊、特约记者刘建平报道:29日, ,今后五年,通城县将凝神聚力,改革创新,担当实干,高质量打造中部地区绿色...
要探索产业招商、回归招商、新民营经济招商、外资招商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招商活动,提高招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为咸宁经...
该县将重点围绕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国家战略通城实施,主动加强与省域、市域和鄂湘赣毗邻地区协同联动,精心策划推进一批...
坚持以“四个夜话”为载体,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政企夜话”为企业解决电力、融资等问题500...
10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链长+链主+链创’机制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
通过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开展全覆盖的“一对一”精准服务,加大专精特新政策宣讲、企业培训、资源对接,为专精特新企业赋能...